健康養身★與寵物同睡危害不大,但容易造成…不可不慎!!

與寵物同睡危害不大,但容易造成…不可不慎!!

常與寵物同睡當心「條件性失眠」

 

許多養寵物的人會讓「喵星人」、「汪星人」睡在自己的床上。研究發現,與寵物同睡,雖然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風險不大,甚至還不如和孩子同睡那麼麻煩,但是一些人習慣和貓狗同睡,一旦獨自睡就容易出現「條件性失眠」,跟習慣開燈或者抱枕頭睡覺類似。同時心理專家提醒,與寵物同睡的野性生活方式可能會令不喜歡貓狗的親密伴侶漸行漸遠。

 

美國的調查發現,曾經和寵物同榻而眠的人多達70%,女性比男性多,貓比狗多,小狗比大狗多。這種生活方式是否衛生?會不會影響睡眠?

 

美國獸醫專家琳妮‧斯托克頓等人的研究報告指出,與寵物同床可增加人畜共患病(動物傳染病)的風險,包括腦膜炎、南美錐蟲病、貓抓熱、鼠疫等。這些疾病很可怕,但實際上感染的風險很低——據估計,你和狗睡覺染上鼠疫或者腦膜炎的幾率比被雷劈還小。另一方面,研究顯示愛養寵物的人並不害怕感染疾病。

 

人們更關心的是,與寵物一起睡覺,會不會影響睡眠質量?一名和寵物狗同睡的女子抱怨說,自己常常要在半夜帶它出去小便。美國梅奧診所睡眠障礙中心主任約翰‧謝帕德研究了152名與寵物同睡的患者,發現約半數人每晚睡覺都會受到打擾,有21%的狗主和7%的貓主抱怨寵物打呼嚕。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的調查顯示,與貓狗同睡者的入睡時間比其他養寵物的人平均長4分鐘;起床後更容易感覺累,但當天其他時間並不感到更累;約3/4的人說自己在晚上有時會被弄醒。研究人員指出,實際上這些差別意義不大,相比之下,和小孩同睡受到的干擾更大。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及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潘集陽教授提醒,一些人習慣和貓狗同睡,一旦獨自睡就容易出現「條件性失眠」,跟習慣開燈或者抱枕頭睡覺類似。因此,他建議從小開始就不要養成開燈、抱枕頭、和貓狗同床等睡眠條件,如果出現「條件性失眠」,就要打破這些習慣,可以進行行為治療,不行就服用安眠藥。

 

美國西卡羅萊納大學心理學教授哈爾‧赫佐格博士稱,如果和寵物同睡讓你感到開心,亦不妨嘗試這種野性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你還有人類床伴,也要考慮他(她)的感受。潘集陽認為,雙方的價值觀吻合很重要,如果一方堅持要和貓狗同床睡,可能會犧牲掉婚姻。例如,有的妻子為此提出分床睡,會讓男人鑽空子,在外面找其他女人。

 

和寵物睡覺危險嗎?

 

你一定在新聞或者博客上看到過這樣的故事:和你的寵物一起睡覺可能會染上人畜共患病,讓你有生命之虞。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的布魯諾•喬麥爾(BrunoChomel)與加州衛生部的首席獸醫本孫(BenSun)也表示和寵物一起睡覺並不好,他們的研究中列出了一長串可能的動物性傳染病清單,並且舉出了一些病例。

 

有一個病例是這樣的,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9歲的男孩兒在和他的貓一起睡覺之後死於瘟疫,因為這隻貓身上有攜帶病毒的跳蚤。但是其實如果養貓的人清潔工作做得好,不讓貓被跳蚤寄生的話,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了。畢竟是跳蚤傳染了瘟疫,而不是貓。

 

事實上你從與你同床共枕幾十年的伴侶那兒感染疾病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從偶爾和你一起睡一個晚上的寵物。而且與寵物一起睡覺給你帶來的益處也是遠遠高於它可能的危險。和你的寵物睡覺是不僅是增進你們感情的好方法,而且想想在家裡睡覺的時候,抱著一團毛絨絨的肉球躺在床上,多溫暖啊。不過要是你睡覺很輕,寵物在床上又不安分,那可能一起睡就不是個好主意了。

 

還有一種提法說不讓寵物上你的床可以讓你遠離腸道寄生蟲,事情其實不是這樣的。除了寵物接觸之外你還有很多可能感染寄生蟲;另一方面只要你給寵物用了合適的產品,就能夠保護自己和寵物。

 

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我們做好了必要的預防措施,和寵物一起睡覺給你帶來的好處是要遠遠大於它的危險的。不僅我這麼認為,美國獸醫醫學會(AVMA)相關人員也是這個觀點。

 

文章來源:http://news.vivijk.com/jk/201410/551834.html

相關推薦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王昭欽、劉淳熙、李至偉、蔡依倫、林軼群、孫立惠醫師提供專業諮詢台灣消費者對玻尿酸並不陌生,但你知道玻尿酸品牌該怎麼選擇嗎?玻尿酸又該怎麼施打,才能創造最完美的效果呢?就讓專業醫師告訴你如何用玻尿酸美麗安全、持久又自然,還原你的彈潤透亮美肌!破除迷思!讓專業醫師為你解惑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唉,腰酸背痛!這樣的不適感經常困擾年長者,經過檢查需要開刀,又擔心術後風險,讓自己苦不堪言。為了協助患者與家屬釐清疑慮,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針對年齡逾 80 歲,並接受過腰椎手術的病人進行回溯性研究,發覺大多數的脊椎手術風險並不高,只要經由適當的評估與術前的準備,即使是年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面對疾病危害許多人常不知所措,特別是女性朋友對於各種身體症狀與問題時,總會有些害羞不便說明;有時到了婦產科看診,又因為門診時間短促,很難清楚了解自己婦科問題的成因及保健方式。婦科醫師鄭丞傑指出,有些婦女門診時覺得尷尬,然而「內診」與「肛診」在多半有必要,民眾不必太過擔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肥胖常引發許多慢性疾病,但較少會和腎臟病聯想在一起。長庚醫院針對2萬多名接受健檢的成人,計算每個人的內臟脂肪指數(VAI)並分析其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結果發現VAI越高的人,血壓、血脂、空腹血糖就越高,腎功能也越差,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出1.5倍,顯示肥胖和腎臟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