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舌頭也能「聞」味道? 研究:發現嗅覺受器

舌頭也能「聞」味道? 研究:發現嗅覺受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舌頭可能會「聞」味道!美國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研究發現,人類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也擁有偵測氣味的受體,並對一些芳香劑有反應。這項發現顯示,食物的風味可能並非在大腦對味、嗅覺初步整合,而是在舌頭就開始。但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博士Mehmet Hakan Ozdener強調,這並非張開嘴巴,人就可以聞到氣味了。

嗅覺與味覺 決定食物風味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過去認為,食物的風味與味覺、嗅覺習習相關,在哺乳類動物上,這兩項感官分別是舌頭和鼻子獨立運作,訊號傳至大腦進行整合後完成。然而,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負責接受嗅覺分子,引起後續嗅覺反應的受器,在人體各處都有表現。

培養人類味覺細胞 發現嗅覺受器    

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針對基因轉殖老鼠,在其舌頭偵測到嗅覺受器,並同步發現後續訊號傳遞分子的證據。接著研究人員將目標轉向人類蕈狀舌乳突細胞,也在上頭找到嗅覺偵測器,並對精油或肥皂香料的丁香油有反應,雖然其濃度遠低於引發味覺的水平。

研究人員據此假設,哺乳類味覺系統也能夠偵測嗅覺,但確切生理功能仍未明。此外,團隊更發現,味覺和嗅覺訊息的初始整合,可能早在味覺受體細胞中就發生,而非在大腦。該結果表明,除了酸、甜、鹹、苦和鮮味外,味覺比人類想像還複雜。

張開嘴巴不能聞氣味 味道之謎複雜

「這並不意味著,張開嘴巴能聞到氣味。」Mehmet Hakan Ozdener向《衛報》表示,不過可透過氣味分子來促進健康飲食,例如釋放一些使食物更甜的氣味,人們可以減少糖分攝取量,這有助解決肥胖問題。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三河分校教授Johannes Frasnelli說,已知嗅覺受體除了鼻黏膜,在其他組織都有發現,但不知道功能。「在人類精子上頭就存在嗅覺受體,似乎能引導精子找到卵子。」

牛津大學教授Charles Spence認為,用嗅覺來處理肥胖言之過早,但該研究有助揭開更多味道的謎題。

參考資料:

1. Human Tongues Can Apparently Smell Things.

2. Smells delicious: our tongues can detect odours, study suggests.

3. Bilal Malik et al, Mammalian Taste Cells Express Functional Olfactory Receptors, Chemical Senses, bjz019.

【延伸閱讀】拿捏好「遠視儲備量」 控制近視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上午開放第25期疫苗追加劑預約。同時因桃園傳染鏈有學童確診,對於5至11歲幼童接種疫苗,指揮官陳時中坦言,「專家激辯中」同時說明國外研究結果。另外有診所詢問配合疫苗施打的醫療院所之處置費等補助,發言人莊人祥也提出解釋。 第25期疫苗預約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疫情至今已有2年多,日本已針對商務客進行邊境鬆綁,所有人期盼的便是「各國邊境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上午於廣播節目中提到,7月全球將迎來解封潮,而台灣可望於7月半解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歐美可能會先解封,但是解封後也會伴隨大流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3月的第1天,除了國內有不少管制鬆綁,實際上國際動態也有一點變化!從3月1日開始,日本調整國境管制,只要接種3劑日本政府認證的國際疫苗,並備妥疫苗接種卡(小黃卡),可以免居家隔離。有網友說,他看到同事興沖沖地訂機票,似乎沒發現「僅限商務與留學生簽證入境」,觀光是不算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桃園新增2例本土個案(案20682、20683),7例境外移入,其中3例為落地採檢陽性,4例為檢疫期間採檢陽性。這2人為國小學童與教師的友人,由於是在居隔期間陰轉陽,對社區無風險。 桃園確診者足跡公布 遍及速食與小吃店 桃園市衛生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