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苗條女也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中醫調理自然受孕

苗條女也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中醫調理自然受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5歲邱姓護理人員,BMI值19身材標準,近年月經不規則,一直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結婚一年多遲未受孕。到婦產科求診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服用4個月排卵藥仍未受孕,醫師建議採用人工授孕方式增加受孕機率,但邱小姐希望採取自然受孕,因此尋求中醫治療,經過半年體質調理後自然受孕。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未必肥胖!

收治該名女子的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張炯宏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人會將此症與肥胖畫上等號,但並不全然如此,如藝人周杰倫老婆昆凌也是該症患者也無肥胖症。這位25歲邱姓護士,體重與BMI值標準,卻出現月經不規則症狀,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結婚一年多遲未受孕。經中醫調理半年,已成功自然受孕,並於10月產下健康寶寶。

月經週期療法配合個人體質調理

張炯宏醫師表示,邱小姐卵巢約10個以上的小囊,且雄性激素偏高。加上月經不規則、量少、月經來頭痛、頭暈、容易疲倦等氣血不足體質。採用月經週期療法配合個人化體質調理,第三個月後月經終於報到,第四個月開始規則月經,於第六個月順利受孕成功,並於今年10月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症狀有三項

沒有肥胖、多毛、青春痘、黑色棘皮病等症狀,邱小姐對於自己被診斷出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感到疑惑。張炯宏醫師指出,依據2003年鹿特丹專家會議的共識,符合下列三項中任兩項即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1)不排卵或排卵次數減少,(2)臨床上有雄性激素過高的表徵(如:多毛症、青春痘)或血液中雄性激素過高,(3)超音波上卵巢呈現多囊性的型態。

經期異常或不孕 尋求專科醫師診斷

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大約有6~10%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約有40%的多囊性卵巢症患者有肥胖症,但肥胖、多毛、青春痘、黑色棘皮病只是雄性激素表現症狀,非診斷條件。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導致經期不規則、不孕,甚至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張炯宏醫師提醒,若有經期異常或不孕困擾,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斷及早醫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8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臺中市3例、新北市及臺南市各1例;由於近期各地午後仍有降雨機會,該署籲請民眾應加強落實環境孳生源清除,並做好防蚊措施。發病個案住家周邊消毒  防止疫情擴大  。新北市個案為新莊區民全里60多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13.3%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但會使用校內輔導資源,尋求協助的僅十分之一;受訪者的壓力源前五名依序為「課業考試」、「對未來的不確定」、「人際問題(非家人)」、「想法上的困擾」、「經濟問題」;值得家長和師長關切。6成8青少年能分辨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58歲的高先生,三年多前因口腔出現異物感及疼痛至醫院檢查,確診為第四期口咽癌。高先生因親人及朋友曾接受放射治療後,出現嚴重副作用而極度害怕,堅拒治療,在醫師不厭其煩細心說明其病況,若不接受正統放射治療,將使原發腫瘤不斷長大,突破顎骨導致大量出血及進食時,食物及流質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的林小姐今年初摸到乳房有硬塊,就醫後發現有2-3公分腫瘤,初步診斷為原位癌,建議做乳房全切除。今年五月終於在朋友鼓勵下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經外科部主任洪進昇醫師施行達文西乳房全切除及前哨淋巴手術,術後不須進行化療,只需服用抗賀爾蒙藥及定期追蹤即可恢復正常生活。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