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九成以上大人有蛀牙! 你的刷牙方式對嗎?

九成以上大人有蛀牙! 你的刷牙方式對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齲齒」即俗稱的「蛀牙」,而要預防蛀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口腔清潔;但是,國人的口腔清潔卻做的很不理想。依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報告指出,成人齲齒盛行率高達90%以上,預防齲齒也是台灣口腔衛生教育推廣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發生齲齒有3要素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紀智文醫師表示,齲齒的發生主要有三個因素:細菌、食物及時間。若食物殘渣沾附在牙齒的表面,經細菌一段時間的分解,產生酸性物質導致牙齒脫鈣與腐蝕,即為蛀牙。因此,避免蛀牙就要從這幾個面向著手。

睡前口腔清潔極為重要

落實進食後潔牙以及睡前潔牙,可以有效地降低齲齒的發生,因為進食後牙齒表面容易沾附許多食物殘渣,若不立即清除,會與細菌、口水黏液生成沾附性高的「牙菌斑」,飯後進行口腔清潔可有效移除鬆動與初期沾附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提高清潔效果。此外,由於睡眠時口腔內的唾液分泌大幅減少,減少了口腔自清效果,加上睡眠時間較長,提高齲齒發生機會,因此,紀智文醫師提醒,睡前的口腔清潔極為重要。

正確有效潔牙可避免齲齒

正確與有效的潔牙方式,是避免齲齒的不二法門。對於齲齒好發的位置,首要就是兩顆牙齒的鄰接面,不論是前牙門齒區或後牙臼齒區,都是齲齒發生比例都很高,而且通常伴隨鄰近兩顆牙齒的齲齒。

使用牙線清潔鄰接面

為了有效降低鄰接面齲齒的發生,牙線的使用相當重要。每一個牙縫需使用乾淨的牙線清潔以避免牙齒間的交叉感染,將牙線順著牙縫進入鄰接面後,調整牙線角度順著牙齒的鄰接面上下來回5~10下,需注意牙縫的前後兩個牙齒鄰接面皆需清潔才算完成。

別忘了齒頸部區域

其次好發的齲齒位置位於牙齒的齒頸部,主要因為許多人刷牙時忽略了靠近牙齦部分的齒頸部區域,導致大量牙菌斑沾附其上,除了會造成齲齒的發生,也會產生牙齦發炎與牙周病的問題,因此,刷牙時務必要確實清潔齒頸部的齒質與牙肉,才能達到預防齲齒的效果。

貝式刷牙法提升口腔清潔效果

紀智文醫師呼籲,齲齒的治療原則在於預防,正確的口腔清潔方式可參考「貝式刷牙法」。擁有良好的口腔照護習慣與正確的清潔技巧才可以有效提升口腔清潔的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8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例(第692例至694例),分別由愛爾蘭、德國、印尼入境,當中有2人隔離檢疫期滿後,才發現病毒陽性,匡列接觸者16人,當中4人列居家隔離。 30多歲本國籍女性 愛爾蘭唸書回台確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還想講話!」50歲的林先生有菸酒習慣30年,半年前聲音開始沙啞,他不以為意,3個月後幾乎沒聲音了,直到至醫院檢查發現,聲帶長了1.5公分大腫瘤,以是二期喉癌;林先生認為說話才能表達情感,醫療團隊為了保留其說話功能,不採喉頭切除,進行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現在他說話無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腫瘤侵蝕你的身體,無所不用其極的提醒它的存在,讓人不得不對它敬畏三分。」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江戴圓,每天看盡生離死別,深刻明白「生、老、病、死」,如同醫院窗外的四季交替一樣,是人生必經之路。不過大多數病人一旦被宣告罹癌,難免感到震驚、心生怨懟,因此對於能處之泰然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李先生,因腹脹及偶有血尿進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其有高血壓,故醫師安排一系列檢查後,再發現其肌酸酐高達5mg/dl,進而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兩側腎臟有大小不一水泡,進一步詢問病史後得知,其父親60歲時因不明原因腎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醫師懷疑李先生是屬於遺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