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莫名連續喘不過氣 凶病上身別不當一回事!一年存活率不到7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莫名突然喘不過氣?千萬別不當一回事!亞東醫院近來就收治一名年輕病患,平日忙於工作及家庭,自覺健康的他,日前突然開始喘不過氣,起初還並不以為意,直到反覆發作,未見好轉才到醫院就診,結果在急診直接被診斷出肺動脈高壓併發右心衰竭,甚至休克。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邱昱偉表示,幸運的是,該名病患經緊急使用葉克膜、呼吸器、強心劑治療下,這才從鬼門關搶救回來。最後也在特殊肺動脈高壓藥物及呼吸治療下,成功降低肺壓,改善心臟功能,順利移除呼吸器和葉克膜,平安出院。

邱昱偉指出,肺動脈高壓如同高血壓,會引起許多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重大疾病,也會引起肺部及心臟衰竭等病變,若沒有及時治療,一年存活率僅不到7成。根據美國國衛院統計,肺動脈高壓病人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的時間,大多數患者都是在相對嚴重的狀態下才被確診,治療效果較差。

肺動脈高壓的早期表現並不明顯,症狀與許多心肺疾病類似,發生原因也很多元,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出病因。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包括:喘不過氣或呼吸困難、疲倦、下肢水腫、不明原因咳嗽、姿勢變化時頭暈甚至昏厥、運動後休息時嘴唇或手指發黑發紫。

然而,邱昱偉提醒,以上大多症狀並不是只會出現在肺動脈高壓的病人,許多心肺及代謝系統異常的病人也會產生這些症狀,因此需要及早就醫,讓臨床醫師做初步判斷,再藉由心臟超音波、肺功能、運動心肺功能、電腦斷層、右心導管等進一步確認診斷。

邱昱偉表示,目前大致可將肺高壓的成因分為5大類,分別為肺動脈高壓、心臟疾病造成的肺靜脈高壓、呼吸系統疾病/缺氧相關性肺高壓、慢性血栓性肺高壓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導致的肺高壓。本來就有其他疾病,如風濕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愛滋病、肝門脈高壓或家族內有肺動脈高壓病史的患者,發生肺動脈高壓的機會比一般人高,更應對症狀提高警覺。

肺動脈高壓曾是令醫師束手無策的絕症,邱昱偉說,直到近20年才開始有較多藥物問世,雖然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費昂貴,但大多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大大減輕了民眾的負擔,也增加台灣病人的存活率。民眾若出現呼吸困難、疲倦、下肢水腫等症狀要及早就醫,只要能早期診斷加上有效的治療,肺動脈高壓就不會是絕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還沒打疫苗的注意! 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症狀有這幾項

疫情宅家恐「坐」出危機! 台灣中壯年3成有代謝症候群、5成腰過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卡介苗是幼兒眾多公費疫苗之一,其目的在於避免幼童發生嚴重的結核病,自105年1月1日起改為於幼童出生滿5至8個月接種一劑。然而,接種卡介苗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項呢?  接種卡介苗可避免幼童發生嚴重的結核病,然而,接種卡介苗前也有許多須留心的事項!包括在接種前應先確認父母雙方家人是否有疑似先天性免疫缺失...

閱讀詳情 »

質子放射治療是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因它有劑量集中的物理特性可有效地破壞癌細胞,並大幅的減少不必要的放射劑量對正常組織的傷害。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張東杰醫師表示,臺灣現有質子治療機具備二種治療技術,依照癌腫瘤形式不同可採用不同的治療技術,以達到對病患最佳的治療效果。  質子治療提供兩種技術,分...

閱讀詳情 »

天氣漸漸轉冷,你是否反而覺得睡不好了?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氣候變化的確會對睡眠造成影響,且影響層面含括生理與心理,建議可掌握3個小技巧,讓天冷時也能一夜好眠唷!  天冷時躲在被窩裡最舒服了,但怎麼躺在床上竟睡不著了?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天氣變冷時常常會出現很多睡眠問題,包括因手腳冰冷...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5年來,癌症始終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又以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胃癌最為常見。其中,胃癌又以亞洲人發病的機率最高,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就遞增,不得不注意!   飲食是首要關鍵 所謂「病從口入」,不當的飲食習慣正是百病根源,胃癌的形成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