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 背痛 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不少名人死於胰臟癌,包括: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全球知名3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新北市議員唐慧琳等。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胰臟位於後腹膜腔,早期胰臟癌沒有什麼症狀,也難以檢測,一旦腫瘤逐漸擴大,逐漸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及下痢症狀。


一般來說,如果將胰臟分為頭、中、尾等3部分,腫瘤如長在「中、尾部」,通常沒會症狀,一旦癌細胞擴散至周圍神經,才會出現痛感,但此時已到第3、4期,無法切除。


如果胰臟「頭部」形成胰臟癌,7成5機率會有黃疸,此時患者眼睛鞏膜變黃、皮膚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糞便顏色變淡,皮膚發癢,且合併發燒、畏寒等症狀。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腸胃科醫師許秉毅於臉書貼文表示,胰臟癌風險因子為高齡(平均診斷年齡71歲)、酗酒、三酸甘油脂異常、胰臟囊腫,以及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家族史。


此外,肥胖、有慢性胰臟炎或胰臟內有水瘤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過50歲才罹患糖尿病的糖友,也應該提高警覺。


建議上述高風險族群,每年至少接受1次腹部超音波、胰臟癌指標(CA19-9)、胰臟發炎指標等檢查,如有異狀,在醫師評估下,透過磁振造影等高階影像檢查,確定是否罹癌。


更多NOW健康報導
▸蔡英文總統預告制定《再生醫療三法》 盼加速產業發展
▸頭頸癌又稱「最短命癌症」 常見5大警訊有症狀速就醫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迷思1:類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俗女養成記》一劇,圍繞在陳嘉玲從小到大的人生際遇,在40歲時,感情失敗、沒了工作,回到家鄉從頭開始,最後懷了孕,並在產台上掙扎痛苦的陳嘉玲,因媽媽一句:「陳嘉玲,你現在做媽媽了,要像個大人一樣,媽媽在旁邊,你不用怕」,讓嘉玲繼續堅強將孩子生出來,這一句話賺人熱淚,卻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5歲的陳媽媽長期為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兩膝軟骨早已磨損殆盡,幾乎無法行走,連強效止痛藥也不能緩解,家屬勸說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但她聽朋友說,術後的疼痛及腫脹不適感,十分難忍,她遲遲沒有答應,生活品質一天比一天差,整天唉聲嘆氣。人工關節置換術 術後併發症常致病人怯步振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第13輪將開放一般民眾混打,第1劑AZ,可換打BNT,傳出不少原本預定接種第2劑AZ的人,想改打BNT,而取消原本預約。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如果該輪預約爽約,下一輪就無法預約,也就是放棄第12輪預約機會,就不能參與第13輪接種。 ▲中央自設接種站一覽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