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藝人賀一航大腸癌病逝 醫師指出癌友3大迷思

綜藝主持人賀一航歷經艱辛8年抗癌後,仍不敵病魔逝世,與之前秀場好友豬哥亮一樣,2人均死於大腸癌。賀一航於2011年確診罹患大腸癌第3期,卻在開刀後放棄化療,日前癌細胞轉移至肝、肺,不幸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64歲。

多年來,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名癌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如果能夠及早積極面對接受治療,對治療均有不錯的效果,關鍵在於患者的配合度。梁程超提出大腸癌病人常見3大迷思:(一)害怕人工造口影響自尊、(二)認為大腸癌治癒率低而消極面對、(三)寧願接受中醫傳統療法,捨棄正規醫療,希望癌友不要因為錯誤觀念,而造成不必要的悲劇。

梁程超指出,不少患者因開刀位置接近肛門,以為裝了「人工肛門」有損面子,而拒絕接受治療。事實上,這要看腫瘤生長部位,一般醫師都會盡量保留癌友肛門。如果腫瘤出現在直腸,且接近肛門7公分以內,或已經侵犯到肛門的擴約肌,這時就必須左下腹做腸造口,即永久人工肛門。有些直腸癌可以先接受化療合併放療,讓腫瘤縮小到可以保留肛門的安全範圍,再行手術治療,如此就可以保留住肛門的功能。

此外,人工腸造口也不見得一直裝著,有些病人因大腸癌造成嚴重腸阻塞時,此時會做暫時性的人工造口,待一段時間後,再將腸子接回去。梁程超說明,其實1、2期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相當高。據統計,第1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高達95%、第2期5年存活率為80%、第3為60%,但到了第4僅剩10%。

最後,梁程超認為,目前中醫在臨床治療癌症上並未有實證結果,建議病患先接受正規治療,必要時再輔以中醫的調理。如何預防大腸癌?梁程超建議,應從飲食著手,減少燒烤油炸食物,少吃加工肉類製品,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減重。另外,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一有問題就該接受大腸鏡檢查。

相關推薦

越南衛生部昨日通報的境外移入病例中,一名患者是43歲的「中國籍專家」,2月19日從台灣飛往胡志明市。針對這起疑似從台灣輸出到越南的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說明,該名個案是「台灣籍人士」,他出境前和入境採檢都是陰性,檢疫期滿時採檢才變陽性,後續指揮中心會針對該案在台灣的4名密切接觸者...

閱讀詳情 »

國際間瘋搶COVID-19疫苗,義大利在當地時間4日表示,已阻止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25萬劑疫苗運往澳洲,這是根據歐盟疫苗監督計畫實施的首例出口禁令。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指出,這樣的效應應會隨時間遞減,台灣也會盡量避免遇到疫苗被阻擋的事。大廠疫苗出現供...

閱讀詳情 »

日本一名女性在接種美國輝瑞研發的COVID-19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是日本首例。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類過敏案例屬於本身體質上就會有的反應,民眾若擔心有過敏、副作用等狀況,建議接種前可以先跟醫師諮商。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一名女性在接種輝瑞疫苗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閱讀詳情 »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昨天在立法院質詢時,表達對蔡政府防疫表現高度肯定,特別獻花給行政院長蘇貞昌和衛福部長陳時中,此舉被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怒批「噁心程度連民進黨立委都做不出來」。陳以信昨天晚間致歉後,今天帶著兒子專程回到集中檢疫所獻花,感謝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陳以信昨天下午站上立法院質詢台時,特別分享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