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蘇貞昌「顏面神經麻痺」 醫:與「中風」差別一招分辨

蘇貞昌「顏面神經麻痺」 醫:與「中風」差別一招分辨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參加選舉造勢時,發現臉歪一邊、眼睛無法閉起來而就醫,判斷為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引起顏面神經暫時麻痺。經治療休息後已返回行政院上班。北市聯醫和平婦幼神經內科王培軒醫師接受「健康醫療網」專訪時表示,像是天氣變冷、感冒及熬夜,一旦扺抗力變差,不分男女老少都可能會罹患顏面神經麻痺。
醫一招分辨與中風差別 看是否能舉起雙手

顏面神經麻痺又分為「中樞型」及「周邊型」2大類,王培軒醫師指出,腦血管栓塞引起的中風屬於中樞型,而周邊型則是典型的顏面神經麻痺,又稱「貝爾氏麻痺」,最常見的原因為病毒感染,佔8~9成。最簡單辨別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中風患者雙手無法平舉,而顏面神經麻痺者則是能夠舉起雙手。
天冷、感冒又過勞 扺抗力差當心顏面神經麻痺
王培軒醫師說明,當人體免疫力下降、長期熬夜、過度疲累時,容易引起病毒感染,而攻擊神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神經如同電線具傳導功能,受到感染發炎後,會失去掌控臉部肌肉的能力;症狀為單側臉部動作失去功能,沒辦法協調做出喜怒哀樂表情。例如會臉歪嘴斜、半臉麻木遲鈍、眼睛及嘴巴閉不攏、白天容易流淚、有的人還會耳痛等。

口服類固醇及維他命B 最慢三個月恢復
王培軒醫師表示,透過神經傳導可確診,是否為顏面神經麻痺,大約7~10天檢測最準確。顏面神經麻痺的急性期,通常會給予病患口服的類固醇及維他命B,來改善症狀、恢復神經,最快7到14天二週就會好轉,慢則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才會慢慢完全恢復。
勿過度勞累注意保暖 若半邊臉部麻痺趕緊就醫
近期天氣變化大,王培軒醫師提醒民眾,還是要多注意生活作息規律、不要有過多的壓力疲憊,並且注意保暖,就不需過度擔心。至於感冒時,只要照醫師的指示正常注意即可。他也建議,若發生顏面神經麻痺一定要找神經科醫師診治,才能夠做最妥善的處置及治療。

【延伸閱讀】

抽脂後不穿塑身衣 車展女模慘成凹凸不平橘皮腿

高麗人蔘可進補 專家教你如何選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由於醫藥的進步,使得癌症就有如慢性病般得以控制。臨床上,就有一名65歲大學教授,在16年前健檢時得知罹患腎細胞癌2公分,經由手術切除,卻在8年前轉移頸椎淋巴和肺,以標靶藥物治療沒效後,今年開始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竟使得癌細胞消失8成;目前他仍在大學教書,指導學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剛出生時,都會有一系列的健康檢查,家長可別疏忽了聽力篩檢。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由於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徐先生因為腹痛、腹瀉以及肚子脹大症狀求診,抽血檢查後,赫然發現徐先生血液裡高達24萬多顆的白血球,白血球指數超標24倍,裡面含有許多不成熟的白血球。慢發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球數量極高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從顯微鏡觀察周邊血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了打造深邃大眼,不少女性習慣配戴假睫毛,但您用的假睫毛膠水安全嗎?為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針對轄內藥粧店、賣場、商行等,進行15件假睫毛膠水化粧品抽驗。其中,1件檢出甲醛超標,另有3件標示誇大宣稱、3件標示不全。假睫毛膠水含甲醛  長期恐致皮膚病變臺北市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