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也因這疾病辭世! 一次看懂10大警訊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也因這疾病辭世! 一次看懂10大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2011年因胰臟癌辭世,其實他的胰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為響應全球11月10日「神經內分泌腫瘤世界覺醒日」(World NET Cancer Day),5日起至16日於啟川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光與影」衛教展,透過光影視覺動畫,結合「斑馬非馬」隱喻疾病難以捉摸的衛教資訊,帶領民眾認識疾病的真實面貌。

台年增1000名神經內分泌腫瘤 衛教展認識罕見疾病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在台灣每年約有1000到1500名神經內分泌腫瘤新增病例,這是罕見疾病的一種。為增進民眾對疾病的認識,全球神經內分泌腫瘤協特別訂每年11月10日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世界覺醒日」,今年臺灣巡迴展活動由從高醫起跑,以「斑馬非馬」作為暗喻,透過光影視覺動畫結合衛教資訊,創意呈現正確的疾病衛教資訊,提醒民眾如何自我評估是否有潛在病症,及早確診、降低罹病風險。

神經內分泌腫瘤 常見十大警訊症要注意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主任吳宜珍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 顧名思義為經由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的腫瘤,這種細胞分布極廣,會隨著內分泌的腫瘤的分布部位,出現與其他功能性疾病類似的症狀,如胃、胰臟、小腸、大腸、肺,甚至皮膚、甲狀腺等器官,常見的十大警訊症狀包括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

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需跨科別診治

吳宜珍主任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與治療,需要整合多科別的醫療團隊通力合作,包含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與血液腫瘤科等。若腫瘤尚未轉移,第一線治療可以手術切除為主;已轉移的患者,則建議使用全身系統性的治療,合併功能性症狀者可輔以荷爾蒙治療。

【延伸閱讀】

卵巢癌不要come back 標靶藥物助降低復發風險

正宗綠蜂膠完勝蜂膠?加葉黃素可護眼? 權威爆料缺五大關鍵沒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日前公布,新冠肺炎中醫臨床指引,今(10)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公開呼籲,中醫藥也能協助新冠肺炎防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目前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仍然缺乏科學性實證,中醫藥指引不會放入指揮中心治療指引內。 諮詢小組會議曾討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治療新冠肺炎,中西醫合併,效果更好。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布21例臨床治療成果,研究顯示,中藥複方確實可以抑制以及干擾病毒生長,全部確診患者症狀緩解,康復出院。 中醫國家隊係由衛福部中醫藥司主持,成員包括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台中榮總、三軍總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雄長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電視劇《如懿傳》中,乾隆皇最喜愛的的五阿哥永琪,文采了得,武藝出眾,就是因為得了「附骨疽」,但他並不把腿上的一點小病當事,最終病入膏肓,在25歲那年,就因此病而英年早逝了。到底甚麼是附骨疽呢?有位初診患者由家人推著輪椅進來,他說:「蔡醫師,我的膝蓋幾年前因為裝人工關節,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國每年新發生的子宮頸癌個案約有1,5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約650人,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八位與死亡率第七位。而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雖然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人會持續感染,可能會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