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外研究久坐不動增加失智風險 +10運動防大腦萎縮

國外研究久坐不動增加失智風險 +10運動防大腦萎縮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人過了50歲,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到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的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但許多人並未有所警覺,直到晚年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發現時卻為時已晚。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至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為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此外,根據2016年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的研究,針對3247位18至30歲成人追蹤25年,利用3種測試評估語言記憶力、執行能力、反應速度等認知功能後發現,相較於多運動少看電視的人,少運動且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人,日後認知功能較差的機率明顯高出1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延緩大腦退化、預防失智,而提升腦力、延緩失智則需要從年輕、中年開始超前部署,呼籲久坐不動的銀髮族,可透過「+10行動」每天多花10分鐘活動身體,期盼國人能藉由活動、運動、社交互動,讓健康一如往常,成為不受年齡限制的「無齡世代」。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每天比現在多花費10分鐘活動身體,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10行動」如下


1.保持忙碌、不久坐。
2.利用樓梯上下樓。
3.做家事。
4.看電視時可進行簡易運動和伸展。
5.外出時增加走路、騎腳踏車機會。
6.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
7.多利用附近的公園和運動設施。
8.參加當地的運動社團。
9.在休息日與家人朋友外出。
10.行走時儘量邁開大步快速行走。


許惠玉主任也提醒尚未邁入銀髮階段的民眾,因50歲過後大腦開始萎縮,需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而運動的另1項好處是能增加社交互動,除了讓運動更加有趣容易持續之外,互動對於大腦和情緒的改善都有幫助,也能增加自信心、滿足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中國胡潤研究院與群邑智庫於2013年8月所發佈的《群邑智庫2013胡潤財富報告》指出,富豪最想擁有的是健康,最擔心的也是個人健康;為打造CEO的健康,由經濟部工業局引薦、資策會媒合下,醫友國際生醫與三艾健康科技今日在南軟世界雲谷中心舉行簽約儀式,正式提供精英階層兩岸三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喝優酪乳好處多多,但空腹飲用真的沒關係嗎?一名23歲的黃小姐因壓力大爆增10公斤,為了減肥、三餐都只靠喝優酪乳果腹,沒想到竟然造成胃食道逆流。腸胃科醫師警告,長期空腹只喝優酪乳,不但減肥效果不好,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食道結疤變狹窄! 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指出,案例中的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更年期日,國民健康署因此特別呼籲更年期女性,應重視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肥胖和三高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年約有近7千名女性死於心臟疾病,為女性的第二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心臟病死亡率在停經後,會以每5歲翻一倍的速度衝高,是更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