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虛弱、營養失衡、照顧問題多 補充「這些營養」超重要

虛弱 營養失衡 照顧問題多 補充「這些營養」超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忙碌打拼一整年,平時也要好好關心長輩,返鄉團圓更要注意長者營養問題!根據調查發現,長者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比例高達5-7成,面臨營養失衡危機。而近年養生風盛行,營養補給品成為超夯送禮佳品,若家中有營養失衡虛弱及營養不良的患者,不妨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挑對營養品。

老人這些原因 容易營養失衡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50萬人,約佔台灣人口數的15%,推估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

45歲以上: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逐漸失衡 你吃對了嗎?

45歲開始,健康、體力便逐漸下降,平日飲食不均衡造成營養問題,導致陸陸續續出現虛弱、慢性病等問題;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2013-2014年長者的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為42%,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的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比例高達5-7成。

如此現況若再加上長者牙口不佳、咀嚼退化、備餐不便,甚至因為慢性病或服用多種藥物造成飲食限制或食欲不佳,極易導致熱量及蛋白質營養不足,進而引發營養失衡、虛弱、營養不良等問題。

5大缺乏營養素 重要性看這邊

「鈣」:鈣為組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若攝取不足,長者容易骨質疏鬆,應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多運動預防。

「維生素D」:協助鈣、磷的吸收與運用,幫助骨骼和牙齒發育,也是神經和肌肉運作所需。

「維生素E」:減少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維持細胞膜完整性,有助皮膚及血球細胞的健康。

「鋅」:鋅營養狀態與免疫、生長、神經傳遞、生殖功能的維持息息相關。

「鎂」:鎂是人體含量第四多的陽離子礦物質,是維持骨骼結構及功能的重要元素,若含量太低,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焦慮及憂鬱等疾病風險有關。

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 長者健康好過年

如何透過均衡的營養來減少營養不良的問題,同時,提升體能和活力便十分重要。除了注重飲食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補給品更成為一種方便、呵護的選擇。目前業者也主打「吃得下、吃得好、吃的均衡」,讓使用者在攝取的過程中,不只得到營養,同時也能在味覺上獲得享受,讓長者營養加分,體力倍增、經濟少負擔。

民眾可適時與醫師和營養師討論,比較各廠牌營養素不同,若腸胃不適患者,也可注意是否無纖、等滲透壓等,減少腸胃刺激,幫助營養吸收。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去年6月爆發長庚急診風暴,接著又發生馬偕董事長涉私設公司、礦工醫院董事及副院長向廠商收回扣、振興左手收婦聯會捐款、右手買關係企業股票案,但攸關醫院治理改革的「醫療法」修正案,卻始終無法通過,因而引起醫、病、勞三方共70個團體發出怒吼,醫改會希望能趕緊修法通過「搶救血汗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李爺爺身體相當硬朗,每天有8、9個小時都在打理農務,然而雙膝內側軟骨因長期磨損,雙腳中間呈現可放入一顆籃球大小的O型腿,使得行走不便且疼痛難耐,經醫師評估其雙腳膝蓋變形程度超過45度,診斷為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在接受兩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恢復良好已能正常行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88歲的邱伯伯,平日身體健康硬朗,但日前發現有排尿困難、尿流斷斷續續的狀況,起初並不以為意,直到完全尿不出來、下腹膀胱脹痛才就醫,經診斷為前列腺肥大合併膀胱結石以及急性尿滯留;醫師除為其進行「經尿道前列腺刮除手術」外,在X光攝影檢查時發現,膀胱佈滿密密麻麻的小白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鑑於肺癌長年居於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及台灣西部空污危害健康的風險,彰基推出「康西計畫」- 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免費篩檢活動,初期由鹿港基督教醫院針對低收、中低收及肺癌高風險族群,執行計畫性專案免費篩檢,未來亦將擴及一般民眾以低自付額的方式接受這項檢查。一般體檢看不到小腫瘤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