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蛋蛋變大又變硬 33歲男檢查發現竟是睪丸癌上身

蛋蛋變大又變硬 33歲男檢查發現竟是睪丸癌上身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33歲的江先生1個月前發現右側睪丸變硬,但不痛不癢,大小似乎也沒變,擔心有病變前來就醫。門診觸診發現2側睪丸大小差不多,但右側質地變硬。陰囊超音波確認是右側睪丸腫瘤,正常睪丸組織已被推擠到旁邊。

 

替該名患者診治的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主任醫師洪峻澤表示,該男抽血檢測3種睪丸腫瘤標記(AFP、β-HCG、LDH)在正常範圍。由於睪丸腫瘤多是惡性,依據標準治療程序,從鼠蹊部施行右側睪丸根除手術,病理化驗結果是典型精母細胞癌。因腫瘤僅3公分且侷限在睪丸內,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亦無淋巴轉移,是第1期,只需密切追蹤即可,暫不需放療或化療。

 

洪峻澤指出,睪丸大小與性功能好壞無關,睪丸變大、變硬要有警覺性,肯定不是好事,小心罹患睪丸癌。睪丸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常見症狀如無痛性的腫大、變硬,有沉重感或合併陰囊積水,男性女乳化的情形。10%的人會因睪丸腫瘤出血或梗塞造成急性疼痛,10%的人會出現遠端轉移的症狀,如背痛、咳嗽、咳血、骨頭痛、下肢浮腫等。個案因警覺性高早期發現,所以治療結果很好,由於左側睪丸仍正常,應不影響生育。

 

洪峻澤提到,睪丸癌的確實病因尚不明確,先天因素來說,隱睪症患者發生睪丸癌機率較正常者高4至6倍以上,若母親在懷孕時使用女性荷爾蒙製劑也會提高小孩罹患的機率;後天因素如睪丸外傷、感染引起的萎縮,也是誘發睪丸癌的可能原因。

 

洪峻澤指出,睪丸癌的早期診斷要靠機警的身體檢查,所有的睪丸硬度及大小異常,都應做陰囊超音波檢查鑑別前述的疾病,抽血檢驗腫瘤標記檢查,如絨毛膜性腺刺激素(β-HCG)及甲型胎兒蛋白(AFP),有助於診斷及追蹤。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則用來評估腫瘤侵犯程度及有無腹腔或淋巴轉移。

 

洪峻澤說明,睪丸癌治療的第1步是切除睪丸,再根據病理類別及期別來決定是否追加放射或化學治療。睪丸癌治療的預後相當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的機率相當高,接受手術治療後的前2年每3個月要追蹤1次,以後3年每半年追蹤1次,5年之後每年追蹤1次。

 

洪峻澤提醒,男性蛋蛋的健康要靠自己來守護,要定期自摸(自我檢查),觸摸2邊睪丸大小是否對稱一致、有無疼痛或變硬等,懷疑有問題時應立即找尋泌尿專科醫師診察,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為了讓孩子提升免疫力,你是否長期讓孩子補充營養品呢?其實光吃一種營養品,是無法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仍得仰賴均衡的飲食;台南醫院小兒科醫師聶榮祖指出,若再配合足夠的睡眠、適當的運動等良好的習慣,自然就能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根據醫療研究顯示,長期攝取維他命並無法有效預防感冒,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著低頭族越來越普遍,臨床上因肩頸痠痛的患者也逐漸增加,大部分原因是使用手機時,姿勢不良所導致;高醫中醫部傷科主任林正哲指出,長期處於姿勢不良,不但會引起駝背、肩頸緊繃等現象,嚴重恐還會好發緊張性頭痛、手指末梢麻木及頭暈等症狀。要改善肩頸痠痛的問題,其實可透過穴位按摩的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電影大尾鱸鰻預計本周日(3/3)可望突破新台幣四億元票房,台北中山醫院支持國片,也力挺豬哥亮,特別出動近400名醫護人員及同仁,特別包場觀看大尾鱸鰻,大家對於這部電影有機會在今天突破四億元票房,感到相當雀躍。長期在中山醫院保養身體的豬哥亮也特別抽空和中山醫院醫護人員一同齊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年期間,美食當前,若不懂得節制,一不小心就暴飲暴食,尤其幼兒的腸胃尚未發育完全,恐會出現脹氣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葉芳瑜指出,導致胃脹氣的大部分原因多為飲食習慣所造成,雖未嚴重至需就醫治療,但仍會使身體產生不適感。到底該如何紓緩幼兒脹氣問題呢?其實家長可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