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蜂蜜要放冰箱? 專家:高於這溫度會加速「梅納反應」

蜂蜜要放冰箱? 專家:高於這溫度會加速「梅納反應」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相對於果糖、蔗糖,蜂蜜屬於天然食物,且含有礦物質等其他營養成分,如想吃甜的,可以盡量使用蜂蜜,這個論點正確嗎?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蜂蜜也是糖的來源,熱量偏高,不建議隨便拿來泡開水,塗抹土司,以免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每日糖攝取量為15克 天然的蜂蜜不是吃越多越好


蘇秀悅指出,許多民眾都有「天然的比較好」迷思,認為蜂蜜比冰糖、砂糖、果糖、楓糖等加工糖品來得健康,因此,每天1杯蜂蜜水,吃麵包、土司時,也會習慣淋上蜂蜜,但這是錯誤的作法。


依照國健署建議,每天糖的攝取量上限為1湯匙(15公克),即使是天然的蜂蜜也是如此,在食用時,務必控制份量,不管是泡開水、塗麵包,都必須嚴控份量。


蜂蜜保存應於室溫18至25°C 開封後儘早食用完畢避免變質


從營養角度來看,新鮮蜂蜜含有酵母菌、乳酸菌及大量酵素,趁新鮮食用,營養價值最高,否則營養成分將隨著時間增加,及保存環境的溫度及溼度而產生變化。


至於純蜂蜜可以不用放在冰箱貯存,可於室溫存放嗎?食藥署表示,吃不完的蜂蜜無需放入冰箱,只要放置於攝氏18至25°C室溫即可,且應該避免陽光曝曬。


如果存放環境溫度高於攝氏30°C,或陽光直射,蜂蜜中的糖類會加速「梅納反應」,轉變為羥甲基糠醛(HMF)導致褐化,顏色逐漸改變,導致變質,營養價值大幅降低。


食藥署提醒,開封過的蜂蜜應該儘速吃完,避免因為不當存放導致蜂蜜變質。另外,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孢子,因1歲以下嬰兒腸道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應避免食用蜂蜜。


蘇秀悅表示,蜂蜜的甜度相當高,不適合霉菌、細菌生長,但如保存不當,或是瓶口、瓶蓋沾到水,還是可能冒出1層黑點毛絲等霉菌,如果發現外觀出現異狀,應該丟棄,最好別繼續食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國內疫情嚴峻! 李秉穎:憂最壞狀況1個月恐破千病例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從一顆種子變成油脂呢?為了讓民眾安心用油,食藥署針對國際間最普遍的做法,也就是食用油製程的「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兩大步驟,進一步解釋說明。油脂抽取 常見壓榨法與萃取法食藥署說明,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抽取方法有「壓榨法」及「萃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魚油、魚肝油均是保健食品,但許多人搞不清楚兩者差異,以為大同小異。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兩者來源不同,保健作用也不一樣,在服用之前,建議諮詢營養師、藥師,再決定如何使用。 魚油從魚脂肪萃取而成 用於急重症患者降低發炎反應 蘇秀悅說,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組織中萃取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蟹肉棒是常見的火鍋料,在丟進火鍋之前,要不要先幫它脫衣服,常引起網友爭論,有人認為,拿掉塑膠套,蟹肉棒就會散掉,因此會影響口感。有人則說,一定要拿掉,不然恐吃下塑化劑等化學物質。 對此,食藥署於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貼文中指出,「蟹肉棒烹煮前記得先把外面的塑膠套拆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