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蝴蝶袖纏身是氣滯惹禍!按摩刺激2穴位,疏通經絡助緊實

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每次試穿衣服時,明明腰身合身,可偏偏手臂部位卻卡住,讓您難以動彈,實在好冏?中醫師表示,其實導致蝴蝶袖形成的原因,主要與經絡氣虛、氣滯有關。因此,想要改善惱人的手臂粗壯問題,跟蝴蝶袖說「bye bye」,學會如何善用穴位按摩、疏通手臂經絡非常重要!

蝴蝶袖纏身是氣滯惹禍!按摩刺激2穴位,疏通經絡助緊實

手臂粗壯有原因 氣虛、氣滯害循環差是關鍵

彭燕婷中醫師在其著作《1分鐘中醫微整形:不動刀不打針也可以讓妳擁有緊實肌、S曲線、好氣色的按摩術》一書中提到,從中醫角度來看,導致手臂肥胖發生的原因,主要與此處經絡氣虛、氣滯有關。

當人體內老化毒素堆積又無法妥善排除,自然也就容易讓脂肪大量囤積,造成手臂變粗,嚴重者甚至可能還會伴隨有肩背僵硬、酸痛、麻木等症狀出現。再加上,一般人平時針對此加強運動的機會較少,因此,在局部循環不流通下,自然也就容易造成水分滯留,以及堆積出一層厚厚脂肪的情況發生,而使手臂變得粗壯、肥碩。

告別鬆軟浮腫掰掰袖!女中醫推薦:按摩這2穴位效果好

既然如此,那麼想要改善肥厚壯實的臂膀,或鬆軟浮腫的掰掰袖問題,民眾又該怎麼做才對呢?彭燕婷中醫師建議,只要善用下列步驟,適度疏通經絡、刺激穴位,來快速排除堆積在局部的脂肪、水分,就是有效幫助緊實臂膀肌肉,改善蝴蝶袖,以及不適症狀的好方法:

蝴蝶袖纏身是氣滯惹禍!按摩刺激2穴位,疏通經絡助緊實

只要善用下列步驟,適度疏通經絡、刺激臂臑、消爍2穴位;來快速排除堆積在局部的脂肪、水分,就是有效幫助緊實臂膀肌肉,改善蝴蝶袖及不適症狀的好方法。(圖片/出色文化提供)

適用情況:手臂粗壯或因脂肪多而鬆軟。

排毒經絡:大腸經。

精選精油:天竺葵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脂肪及水分等毒素的代謝,有效幫助消除手臂橘皮組織,瘦手臂效果良好。

重點位置:臂膀。

【臂臑穴】

位置:在手臂外側,取穴時,手肘彎曲插腰,手臂肌肉用力,手臂外側隆起的肌肉就是三角肌,三角肌正下方的凹陷處(三角肌止點)即是。

作用:按壓此穴有助鍛鍊及緊實,對於壯實臂膀有絕佳的纖細效果,還能清除大腸經堆積的火氣毒素。

【消爍穴】

位置:位於上臂後側,大約是手肘及肩膀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按壓此穴可消除胃火,避免食慾過剩的現象,並可調整腸胃消化機能。時常按摩刺激還能分解代謝手臂脂肪及排除滯留的水分,改善手臂下側鬆軟的狀況。

蝴蝶袖纏身是氣滯惹禍!按摩刺激2穴位,疏通經絡助緊實

蝴蝶袖按摩方法。(圖片/出色文化提供)

蝴蝶袖按摩方法

1.於掌心倒入10元硬幣大小的乳液或按摩油,搓熱後, 均勻塗抹於上臂及腋下。

2.一手握住掃毒棒握柄,A曲線貼於另一手手肘,稍微用力地從手臂下方往腋下疏通5~10次。

3.用指腹或掃毒棒A 端(拇指端)以5秒1次的速度、會造成些微痠痛,但不至於不適的力道按壓刺激臂臑穴,每個穴道連續按壓1分鐘。

4.用指腹或掃毒棒A 端(拇指端)以5秒1次的速度、會造成些微痠痛,但不至於不適的力道按壓刺激消爍穴,每個穴道連續按壓1分鐘。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689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工人,因工作因素長期搬重物造成椎間盤突出,3年前雖已接受微創椎間盤切除術,但因家中經濟因素無法好好休養,因此,腰椎病變持續惡化,日前又因椎間盤突出復發,不得不再次手術;不料,檢查時發現患部嚴重神經沾黏,導致術中難以分離神經、肌肉、韌帶等組織,所幸,在醫師專業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截至2/20,全世界確診數達到4億2427萬例,死亡人數約588萬,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從流行曲線來看,全球死亡率在降低,代表各國在大流行情況下,仍善用資療資源,逐漸控制死亡,這是一線曙光,且英國、澳洲等國家近期宣布全面取消國內防疫、邊境管制等政策,也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新增2例本土病例,1人屬於隔離期間陰轉陽;境外移入有54例,其中31例為落地採檢,23例居家檢疫採檢陽性確診。 宗教團體傳染鏈新增2人 其中1人為同時段用餐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的居隔轉陽者,為宗教團體傳染鏈的案20249,為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巴金森氏症是1種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患者會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失去平衡感等相關動作障礙症狀,好發於中老齡族群,目前藥物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最有效方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指出,常有人會把巴金森氏症跟阿茲海默症搞混,這2者雖然有某些症狀類似,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