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蟹足腫體質刺青 恐變浮雕

蟹足腫體質刺青 恐變浮雕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穿耳洞、刺青是許多時下追求潮流的年輕人都有過的經驗,一名23歲的王先生3個月前在上臂右側刺下迴圈交織出的文字,用以紀念對自己有意義的日子,不料在傷口癒合時,邊緣內上有疤痕增厚、變紅、變硬的現象,導致他的右手臂留下一塊紅腫難看的疤痕,因範圍隨著時間逐漸擴大,還有疼痛搔癢的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前往求診醫師確診為蟹足腫。
 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志勛表示,蟹足腫好發部位為前胸、肩膀、上臂、下巴、耳垂,青春期後一直到30、40歲都是容易好發年紀,因為這時細胞增生的能力較強,所以遇到一些刺激或是長期慢性發炎就會過度反應,形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
 該如何分辨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肥厚性疤痕只侷限在原本受傷的部位,1-2年沒治療疤痕也會慢慢退下去;蟹足腫特點是傷口以外的地方會過度增生,隨著時間擴大不會消除,疤痕比傷口或發炎的地方更寬、超過傷口之外像腫瘤一樣。蟹足腫有時會伴隨著疼痛與癢感,尤其在傷口的邊緣處,是蟹足腫向正常組織擴張造成的發炎現象所導致的症狀。
 楊志勛提醒,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去刺青,因傷及真皮層造成傷口在癒合時,會有突起的組織增生,就會提高發生機率。但並不是每次有傷口都會產生,而是傷及真皮層時,纖維母細胞有可能過度反應造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建議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在初期的照護傷口上須注重加強保濕、使用矽膠凝膠、貼美容膠降低發生率,如果傷口有發炎症狀,應盡快就醫即早診斷進行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8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喝優酪乳不只可通腸道,還能降低腸道發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早晚各喝一瓶優酪乳、連續3星期,可降低5成腸道發炎指標、4成5血清發炎指數,糞便毒素也降低4成5。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日前進行「高壓上班族腸道研究」,收治20至65歲上班族,共40名,讓每名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一名2個月大的男嬰,嚴重咳嗽超過一周,且精神活力和食慾明顯下降,之後更出現發燒和呼吸急促等症狀,被緊急送醫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楊雯倩表示,了解病嬰的接觸史得知,病嬰母親有呼吸道症狀,進一步檢查出男嬰有百日咳,男嬰透過口服抗生素治療5天後出院。嬰兒百日咳可能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最近醫療界最引起熱議的話題,不外乎就是醫療糾紛與血汗醫院。然而,台灣的健保制度、民眾對於醫護人員的要求,都迫使醫界對此環境產生無力感。當優秀學子願意選擇牙醫系而不考慮醫學系,年輕醫師已不再投入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與急診科,而是醫美、皮膚科等,若政府無加以改善此狀況...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謝明哲教授將分享骨骼和關節的營養與保健資訊。(圖:台北市紅十字會提供) 由於人是以雙腳走路,呈現直立姿勢,因此膝關節常承受很大壓力。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醫學專家指出,很多人都有膝蓋疼痛困擾,大約有一半的人是因為膝關節軟骨受到損害,進而引起膝關節疼痛症狀。膝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