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壓愈正常,喘卻愈明顯 當心主動脈瓣膜狹窄

血壓愈正常,喘卻愈明顯 當心主動脈瓣膜狹窄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血壓愈來愈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否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指出,老化後易增加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風險,隨狹窄程度愈發嚴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且心臟越難將血液打出,血壓漸漸下降,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

主動脈瓣膜狹窄 如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

黃啟宏醫師指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除先天結構異常(如先天瓣膜只有2個瓣葉易在中年就出現狹窄症狀),主動脈瓣膜會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


血壓愈正常,喘卻愈明顯 當心主動脈瓣膜狹窄

輕度狹窄常無症狀 重度可能致死

黃啟宏醫師提到,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隨著狹窄程度愈來愈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然當出現這些症狀出現時,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往往剩下不到兩年,可見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僅大大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更可能威脅生命,宛如隨身帶著不定時炸彈,隨時有猝死風險。 

年紀大患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是選擇

以往外科開心手術是解決此疾病的唯一方法,但傳統開心手術,須將心臟打開置換主動脈瓣膜,無奈的是,這類病人往往是年紀很大或合併有多重器官系統疾病,有時不只無法承受鋸開胸骨、讓心臟停止跳動的大手術,甚至連全身麻醉的風險都很高,因而喪失治療機會。

幸賴現今醫療技術發達,現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藉由心導管方式將新的主動脈瓣膜經由周邊動脈沿血管擺至定位而植入心臟,其優點係手術過程心臟不須停止跳動、不須切開胸骨、大幅縮短手術時間、傷口小至1公分、病人復原較快、住院時間縮短,且大幅降低手術及麻醉風險。

黃啟宏醫師說,對於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年紀大,且手術風險高的病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提供另一種有效且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 

老婦主動脈瓣膜狹窄剩不到兩年壽命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救命

一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問題長達20年,血壓曾高達160-170 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但近半年來,走路不到50公尺就很喘,甚至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所以幾乎足不出戶,不過由於血壓已逐漸降至110-120 mmHg,認為血壓控制正常,只是老化體力變差的現象,所以起初並不以為意,直到近日突然昏倒,就醫後經醫師安排檢查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須進一步治療以避免猝死風險。

但因老太太已年高85歲,又合併有多重內科疾病,接受傳統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風險較高,經醫療團隊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免開心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手術順利,一周後即出院,術後大幅改善喘、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也可輕鬆步行200-300公尺,外出曬太陽等活動。 

國泰醫院多科團隊 救治患者平均超過80歲

針對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國泰醫院多科團隊合作,術前共同討論,決定置入導管最適當位置與治療策略,目前治療30多例,平均80歲左右,最老更達92歲,造福許多年長的患者。


血壓愈正常,喘卻愈明顯 當心主動脈瓣膜狹窄

黃啟宏醫師提醒,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雖逐漸正常,但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家人務必特別留意並諮詢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心臟不適找不出原因? 最新心臟監測器精準揪潛在疾病

胃腸道基質瘤治療新趨勢: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儘管夏日悶熱,但肌膚保濕仍不能鬆懈!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廖怡貞表示,清潔、保濕及防曬是肌膚保養很重要的三大原則,未適當保濕的缺水性肌膚,不僅沒有光澤,更容易讓肌膚因外界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引起發炎反應;因此,除了以外用保濕保養品輔助,充足的水分攝取,更成為重要的內在保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癌症已連續30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實若是病灶愈小,治療成功的機會就會越大;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李佳穎指出,肺癌初期多無任何徵兆,等到出現咳嗽等症狀時,卻早已是末期,才會造成死亡率增加。目前15%至20%的肺癌患者,經由胸腔科醫師診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面對台灣崩壞的醫療環境、健保給付不公平的待遇,從醫30年來,台灣腦瘤手術權威、林口長庚醫院腦瘤神經外科主任魏國珍,從未經歷醫療糾紛、也從不喊累。當許多醫療從業人員批評醫院是血汗工廠同時,他卻覺得當醫生是天底下最快樂的工作!魏國珍出版《醫者,本來如此》一書,希望以自身經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孩童使用3C產品時間愈多,飲食習慣愈不健康!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近4成學童運動量不足,超過6成只有從事動眼睛、動手指的3C靜態生活。專家指出,學童玩電腦、看電視時間愈長,平常運動時間就愈短者,飲食攝取也會愈不健康,容易常喝含糖飲料、吃油炸食品。董氏基金會針對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