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豆腐家族大PK,嫩豆腐、板豆腐、魚豆腐..你分得清楚嗎?

國健署公佈的每日飲食指南中,豆製品是蛋白質的最好來源(連結),不過市面上的豆腐種類千奇百種,到底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一般豆腐的製程都差不多,主要差異都在加入的凝固劑和原料,今天就讓營養師為你好好說明它們有什麼差別吧!

豆腐家族大PK,嫩豆腐 板豆腐 魚豆腐..你分得清楚嗎?

1. 嫩豆腐:

嫩豆腐又稱為「絹豆腐」,在製作的過程中使用凝固劑,像是氯化鎂或葡萄糖酸內,讓蛋白質凝固而成型,製作的過程中凝結時間長、含水量高,因此吃起來口感比較滑嫩、細膩容易碎裂,所以適合的烹調方式包含清蒸、涼拌、鍋類料理

2. 板豆腐:

板豆腐和嫩豆腐製作過程類似,但是凝固劑是使用硫酸鈣而非葡萄糖酸內酯,製作過程加壓較大、時間長,因此水份較嫩豆腐少,口感也比較紮實、堅硬。板豆腐因為製作過程中有添加碳酸鈣,因此鈣質含量較高,為嫩豆腐的10 倍以上(連結是補鈣的好選擇之一,不論是蒸、煮、炒、炸都很適合。

3. 雞蛋豆腐:

雞蛋豆腐在製作過程中除了使用大豆,還添加了雞蛋作為原料,因此色澤偏黃,而且維生素A含量也較一般黃豆製成的豆腐還要高連結相較於嫩豆腐質地更不易碎,適合煎或炸。

豆腐家族大PK,嫩豆腐 板豆腐 魚豆腐..你分得清楚嗎?

4. 芙蓉豆腐:

芙蓉豆腐也是雞蛋豆腐的一種,但是它主要原料幾乎都是雞蛋而非黃豆,雖然稱為芙蓉豆腐其實算是蛋製品喔!雞蛋豆腐口感會嫩一點,也容易碎裂,所以烹調方式建議清蒸、涼拌會比煎、炸好。

5. 魚豆腐:

魚豆腐和芙蓉豆腐類似,不過主原料魚漿,黃豆比例很低,因此相較於一般豆腐和雞蛋豆腐會彈牙一點。有時會添加硫酸鈣來幫助其凝固,也是因為其質地較堅固所以各種烹飪法都合適,最常見的是煎以及放入火鍋裡做為配料。

6. 木棉豆腐:

木棉豆腐其實就是傳統豆腐因為製作過程中會放入木製的盒子裡用棉布包起來加壓,所以才有「木棉豆腐」一稱。料理的過程不論是蒸、煮、炒、炸都可以。

7. 油豆腐:

板豆腐炸後就變成油豆腐,外層的酥皮讓豆腐不易碎裂,因此很適合用來炒、滷、炸等等,相較其他豆腐容易吸附湯汁,吃起來會比較香除了做成關東煮、滷味,油豆腐包肉也非常常見。

豆腐家族大PK,嫩豆腐 板豆腐 魚豆腐..你分得清楚嗎?

8. 凍豆腐:

凍豆腐是將做好的板豆腐放入冰箱冷凍庫裡,破壞其物理結構,使豆腐內部隙縫被撐大來增加板豆腐口感,在咀嚼的時候會更有嚼勁。同時也因為內部有許多小孔隙,因此比起一般的豆腐更容易吸收湯汁,吃起來也會比較有味道。

9. 百頁豆腐:

他和一般豆腐不太一樣,主原料為大豆蛋白、沙拉油以及修飾澱粉,最後塑形而成,油脂比例高達到30-50%,同時也是所有豆腐中熱量相對較高的,每100g有215大卡連結熱量是板豆腐3倍,喜歡吃的朋友要小心,千萬別吃太多了。

其實大部分的豆腐在製程上是大同小異,主要差異在凝固劑和主原料,所以在口感、烹調方式、營養價值上也會有所不同,下次再選擇時記得對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你的豆腐吧!

 

文/劉宇軒、張宜臻 營養師

相關推薦

茄子不能這樣吃,後果很嚴重,提醒身邊的朋友要小心了!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可以生吃,有的蔬菜生吃還非常容易引起中毒,甚至產生致癌物質。一般來看,茄鹼在老的生茄子中含量較高,如果吃嫩的,吃的量少,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急性中毒症狀。但不能據此就斷言生吃茄子不會中毒,當出現口唇發麻的感覺時,就需要警覺。認為生吃...

閱讀詳情 »

準備工作 徹底潔面。想要清理痘痘,得先給臉做個徹底的深層清潔。痘痘是由於細菌進入了你的毛孔形成的,因此在跟它做鬥爭之前,應該先打掃乾淨戰場。   有些人喜歡用毛巾洗臉,覺得刺激性更小,但其實用手洗臉就挺好的,也沒什麼刺激性。用混有溫水的洗面奶以打圈的方式在臉上進行摩擦洗滌。 給你的肌膚去...

閱讀詳情 »

好多人問我,毒素多,怎麼清腸來著。我查詢後驚呆了。數字顯示: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排便量與20年前相比下降20%左右。我們的腸道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宿便帶來的壓力。清腸實驗發現,從腸道中清除宿便後體重下降1-15公斤。看來,清腸排毒行動,刻不容緩。   真相一:現代人的消化速度超級慢! 人...

閱讀詳情 »

苦瓜,別名涼瓜、癩瓜,屬熱帶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大約在宋朝元年引入我國。苦瓜在生長過程中不會有病蟲害發生,無需農藥防治,是一種天然的食品。苦瓜的營養成分很豐富。 研究發現,每百克含能量19千卡,蛋白質1克,脂肪0.1克,膳食纖維1.4克,碳水化合物3.5克,灰分0.6克,胡蘿蔔素100微克,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