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壓難控!美最新研究:高血壓導管治療可助達標 適用5類患者

血壓難控!美最新研究:高血壓導管治療可助達標 適用5類患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高血壓導管治療 美醫學會:平均可降門診血壓9.2 mmHg

血壓居高不下,無法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下,是高血壓患者的一大煩惱,有些患者甚至吃4、5顆藥也難控制,其實現在已經有「高血壓導管治療」(或稱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Renal Denervation,簡稱RDN)能有效降血壓。今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大會發表針對331位高血壓患者所做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主治醫師表示,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經過高血壓導管治療後,24小時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6毫米汞柱,跟沒進行治療的對照組相比,多降了4毫米汞柱;門診血壓更是降了9.2毫米汞柱,比對照組多降6.6毫米汞柱。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資深主治醫師補充,這次的研究中,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測量結果,是在完全沒有吃藥的情況下得出的血壓值,治療效果相當顯著,表示對早期的高血壓患者而言,高血壓導管治療一樣是有效果的。


血壓難控!美最新研究:高血壓導管治療可助達標 適用5類患者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資深主治醫師

RDN手術隔天能出院 兩成患者有望停藥!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從鼠蹊部把針孔大小的軟管伸入腎動脈,產生微量電流局部加熱電燒,抑制腎臟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手術時間1到2小時,做完隔天就能出院回家。

王宗道醫師指出,原來只吃1到2種降血壓藥物的患者當中,約有兩成可以降到正常範圍,意味著未來可能無需再服用藥物;而原本吃3、4種以上降血壓藥物的患者,則能夠減少藥物的顆粒數,顆粒數的減少仍然有非常大的意義,因為有許多研究也發現,患者服用的降壓藥物顆粒數越多,越容易忘記服藥,進而造成血壓難穩定控制。

血壓控好大降心血管風險! 5類患者適用RDN

研究發現,血壓降低5毫米汞柱,就能減少15-20%的腦中風、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所以穩定控制血壓的效果不容小覷。

醫師說,高血壓導管治療適用5類患者:(一)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二)患有高血壓併發症的患者;(三)藥物順從性不佳者;(四)藥物耐受性差或因藥物副作用導致治療困難的患者;(五)次發性高血壓治療後仍然難以控制的患者。

曾有一名54歲男性高血壓患者,服用5、6顆藥物後,仍然有170/110的超高血壓,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後,隔天在病房測出的收縮壓只有110,因為屬於腎臟交感神經活躍造成的次發性高血壓患者,所以手術效果相當顯著。

李應湘醫師說明,治療高血壓的目的,是要做全身血管的保養。血壓高的時候,全身血管是會受傷的,受傷經過修復後,有可能就會狹窄阻塞,狹窄阻塞發生在哪,就會造成該處的併發症,所以高血壓患者容易中風、心肌梗塞、血管疾病,甚至容易因此洗腎。

李應湘醫師進一步指出,與藥物相比,高血壓導管治療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手術風險很低,目前從臨床及全球的研究看來,並沒有特殊的副作產生,所以安全性非常的顯著。手術治療的療效是終身有效的,對患者而言日積月累下來,每天24小時,365天的血壓降幅,遠比單純吃藥的療效來得更為驚人,期待未來能得到更多研究證據支持。

722口訣 有效掌握血壓情形

高血壓導管治療的出現讓高血壓患者有了治療新選項,醫師也提出722「請量量」口訣,呼籲患者每週量血壓7天,每天起床、睡前2個時間點,測量2次取平均值,掌握血壓控制情形,有狀況即時與醫師溝通調整治療,遠離併發症的危機。

【延伸閱讀】

高血壓起伏不定好危險!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助24小時穩定控壓

高血壓減壓控制 一根導管就可搞定

寒流急凍!血壓易飆高 科技新貴高血壓導管治療擺脫高壓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吃緊,難以應對境外移入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5月19日零時起,暫緩非本國籍或未持我國居留證外籍民眾,入境台灣與轉機,為期1個月;同時今(17)日確診2例境外移入新冠個案。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觀察國際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僅3天台灣確診719名新冠本土案例,絕大多數居住在台北市與新北市,嚴重考驗雙北醫療院所病房承載量,中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安排入住集中檢疫所,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無法所有病患都收入隔離或專責病房,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能有護理人員監測健康,也確保家人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7)日上午台北市與新北市幾乎同時宣佈,轄區內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停課至28日,部分縣市則是高三與國三學生不用到校,或由各校因風險程度自行決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台北市與新北市目前是3級警戒區,可以因防堵疫情需求停課,其他縣市則應該照原有標準停課。 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天氣逐漸炎熱,每天都要充足飲水,以維持體內的水分,尤其對年長者或在戶外運動的人而言非常重要;補充水分不僅能夠止渴,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可以預防高風險的併發症和健康問題。 根據《Generation Healthcare》表示,保持水分對老年人來說相當重要,因為他們經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