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小板低下當心幽門桿菌造成! 不積極治療胃癌恐上身

血小板低下當心幽門桿菌造成! 不積極治療胃癌恐上身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分經健康檢查發現,有些輕微血小板低下的民眾,平時沒有明顯症狀,但胃卻經常感覺到不舒服,經檢查發現感染幽門桿菌。研究發現胃幽門桿菌可能帶有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結構,讓免疫細胞誤認血小板是外來物攻擊,經由抗生素等治療消除幽門桿菌,就能讓血小板恢復正常。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已有研究發現,部分血小板低下患者,症狀輕微沒有就醫,經由健撿才得知,檢查胃部時能找到幽門桿菌蹤跡,進一步確認得知,幽門桿菌帶著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結構,當免疫細胞在攻擊這些抗原時,也會同時攻擊血小板,導致血小板數值低下。


康本初說明,積極治療幽門桿菌,就能消除類似血小板抗原,目前已有合適抗生素藥物,配合制酸劑,約1至2周就能完成治療,但目前健保不給付血小板低下檢查胃幽門桿菌。通常身體內若有感染,大多數都會有胃不舒服狀況,例如胃痛或胃悶漲,嚴重恐怕會有胃潰瘍與12指腸潰瘍,最壞則是發生胃癌。


康本初補充,檢查胃幽門桿菌主要方式,藉由內視鏡到胃部觀察,直接採取檢體檢驗,也可經由吹氣測試或糞便檢驗抗原檢查,都能確認體內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一旦確診,必須由醫師開立最合適藥物,將幽門桿菌去除後,胃部症狀就能大幅改善,血小板也能漸漸恢復到正常數值。


康本初提醒,胃幽門桿菌傳染以口傳為主,例如感染者口水沾到食物,就有可能讓其他人接觸病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採用公筷母匙方式,避免吃到別人口水,也不要喝有汙染風險的水,如果有疑似症狀,一定要馬上就醫檢查治療,才能降低相關病症發生機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體周圍發炎如同牙周病 牙醫師剖析植牙失敗關鍵因素
▸男童左側脖子腫塊以為惡性腫瘤 確診EB病毒虛驚一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景氣不佳,日常生活中能省則省,現在就連女性生理用品也是如此,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在經期中以月亮杯來收集經血,因可重複使用,花個幾百元卻能用上好幾年,讓不少人願意捨棄傳統衛生棉,而使用月亮杯。但婦科醫師提醒,在使用之前務必做好手部清潔工作,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婦產科醫師李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在公共衛生、資訊分享的協作防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也是美國想要響應並肯定的價值。」台美今日正式簽署醫衛合作備忘錄,由美國在台協會(AIT)酈英傑處長、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衛福部長陳時中,以及外交部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楊珍妮主任委員共同簽署。台美醫衛合作超過20年 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若今年冬季COVID-19疫情與流感同時夾攻,人類該如何因應?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由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領導的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廣效流感疫苗,近期又出現重大突破。 團隊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chimeric HA)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80歲蔡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剛確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3.0%,飯前血糖也達218mg/dl,遠超過正常值,醫師建議他以一天一次的基礎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治療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從13.0%降至9.0%,而後多年皆維持在6.5-7.5%。自認血糖控制良好的蔡先生,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