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汗勞工悲歌! 職業駕駛過勞易導致交通事故

血汗勞工悲歌! 職業駕駛過勞易導致交通事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2月中發生在國道5號上的賞櫻團嚴重翻車事件,引發是否職業駕駛員「工時過長」、「過勞」導致的討論。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藍凡耘醫師表示,在職業醫學上,「過勞」會增加引發心血管病的風險,但在此之前,長時間工作即可能造成「疲勞」的問題,像職業駕駛員開車打瞌睡所可能導致的重大交通事故。

開車打瞌睡4秒 車輛失去控制

藍凡耘醫師說,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包括生理層面的「想睡覺」與心理層面的「失去繼續(投入)工作的動力」。當我們生理上想睡覺時,腦部的活動與眼睛反應會減慢,體溫、心律、血壓、呼吸速率與腎上腺素都會減少,甚至可能打瞌睡。如果駕駛員在國道上打瞌睡4秒鐘,代表有約110公尺的行駛期間,車輛是完全失去控制的,自然增加了肇事的機會。

某些行業打瞌睡恐危及安全

打瞌睡在學術上稱作「微睡眠」-約4~5秒的短暫淺眠,一般工作者打瞌睡可能造成工作效能降低、自身受傷或產品瑕疵,但在醫療、運輸業等行業,打瞌睡就可能危害到他人的安全或造成災害。

過勞促發腦心血管疾病

至於「過勞」在醫學上特指因為工作超時或其他壓力因素,使得工作者促發心肌梗塞或是腦中風等腦心血管疾病。藍凡耘醫師指出,在實務上,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的工作相關因素包括:

1.異常事件:如被迫從事違法行為、造成公司重大損失事件等重大精神或身體負荷、工作環境變化等。

2.短期工作過重:發病前約1週內,從事與日常工作內容相較、特別過重的工作。

3.長期工作過重:如長期月平均加班時數超過45小時,隨加班時數之增加,其工作與發病之相關性增強。

4.劣工作環境:如高溫作業、輪班作業。

睡得少使心血管疾病易發作

而在職業醫學上,過勞主要係根據「睡眠剝奪」理論,因工作占去太多時間而缺乏足夠的睡眠,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與惡化。根據研究指出,當睡眠時間在5小時以下,相較於可睡6~8小時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性為1.8~3.2倍。

台灣過勞個案應該有低估

藍凡耘醫師說,根據最新發表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的文章,與日本相較,台灣的過勞認定個案比例僅為日本認定過勞的0.42倍,然而台灣勞工月平均工時較日本勞工多出約20個小時,顯示台灣實際個案認定有低估情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5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早產兒出生周數越少、出生體重越低,越容易發生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因此早產兒防制最好從孕期就開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與1次超音波檢查等,同時呼籲女性應避免吸菸、飲酒、使用非必要藥物,期盼降低早產兒發生率。   每年11月17日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65歲的小花(化名),連續幾年頻尿、解尿解不乾淨,同時有反覆性的尿路感染。服用藥物治療、清潔導尿,效果都不如預期。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門診,詳細檢查診斷,是原發性膀胱頸阻塞,將膀胱頸切開術後,症狀大幅度改善。 症狀類似診膀胱過動 容易被誤診 林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因從事高壓水槍操作相關工作,某次不小心遭強勁的水壓噴到雙眼,造成雙眼角膜破裂、外傷性白內障、眼球前房及玻璃體出血與視網膜剝離等情況,就醫時甚至僅剩感覺光線的功能,但因患者眼角膜破裂縫合傷口造成的角膜混濁,無法進行傳統顯微鏡玻璃手術,加上若不及時治療恐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牙齒清潔習慣不佳,幾乎人人都有假牙,然而假牙清潔仍不可輕忽。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義興表示,不少人以為假牙是假的,就不會壞且不用保養,但若輕忽假牙的清潔與保養,容易滋生牙菌斑、其他細菌,引起口角炎、義齒性口炎、氣味不佳等疾病。假牙比不上真牙 醫籲做好清潔保養若有缺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