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後儘早活動! 避免橫膈膜無力併肺部問題

術後儘早活動! 避免橫膈膜無力併肺部問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李伯伯昨天心臟開刀,今天開始呼吸運動,恢復您的心肺功能!」、「王先生的氣管內管移除,我們協助下床活動,這樣復原比較快。」加護病房中常常聽到護理師鼓勵病人活動,為什麼護理師總是要衛教病人深呼吸及儘早下床呢?

全身麻醉 容易出現橫隔膜肌肉無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第一加護房副護理長王秀美表示,因為手術時全身麻醉、身體不能活動,只要短短2小時即會出現橫膈膜(呼吸)肌肉無力情形,加上術後傷口疼痛、疲倦無力,讓病人無法順利深呼吸,造成許多肺部合併症,如肺炎、肺塌陷、肺栓塞。

儘早衛教病人肺部復原運動及下床活動有許多好處,使病人強化呼吸肌、縮短病人依賴呼吸器時間、預防肺部合併症、增加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傷口癒合、避免下肢血栓形成、避免壓瘡形成、腸蠕動減慢,出現脹氣、消化不良情形。

什麼時機可以開始進行:術後24小時內,病情穩定、醫生評估許可。

肺部復原運動該如何做

1)上肢可做手臂無負重上舉運動、手臂負重上舉運動,增加肌耐力,帶動胸廓使通氣量增加,使呼吸順利。
2)下肢可做抬腿無負重運動、下床坐椅、原地踏步、腳踏車式踏步機、下床走路,能改善活動耐力、增加骨骼肌肉力量。
3)呼吸肌肉力量訓練,可教導噘嘴式吐氣、呼球輔助器,增強肺活量,教導腹式呼吸,可利用砂袋置於橫膈肌上方加壓,可有效增加呼吸運動耐力、增加換氣量,預防因呼吸肌疲乏導致呼吸困難。

下床注意事項

1)注意身上管路、勿牽扯,下床前呼吸、心跳、血壓穩定。
2)漸進式採坐高後,轉位坐於床邊,腳著地穿鞋,幾分鐘在站立,確認無頭暈不適情形才可行走,且有人陪伴。
3)周遭環境勿有障礙物,地面勿濕滑、光線明亮,穿合腳的防滑鞋。
4)檢查輔助行走的用物,如助行器需穩固。
5)注意保暖。

術後盡早活動好處多 搭配適度止痛、良好睡眠與營養

王秀美副護理長提醒,手術後鼓勵病人儘早活動好處多多,同時注意病人傷口是否疼痛,適時給予止痛藥物及降低疼痛護理,讓病人有良好的睡眠與營養,才能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返家生活。(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羽穗 身在臺灣,最幸福的一件事,莫過於一年四季中,都有許多新鮮美味的當季蔬果,讓喜歡嘗鮮的我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 每年9月開始到隔年4月,是山藥的盛產期。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營養師李艾庭表示,山藥屬於全穀根莖類,富有胺基酸,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其中的黏多醣成分,對食物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每年10月份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桃園市衛生局在安寧日前夕舉辦「居家有『寧』,圓滿人生」記者會;現場邀請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家屬,分享居家安寧團隊協助姊姊小文(化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歷程,並由家屬贈花表達對醫師與護理師的感謝。落實在地老化、在地善終桃園市衛生局蔡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38歲的上班族林小姐,多年前開始為眼乾、肌肉痠痛所苦,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工作久盯電腦所引起之文明病,幾度前往眼科診所,大多診斷為眼睛過度勞累、乾眼症或是結膜炎等症狀,直到身體健康檢查報告中顯示「類風濕因子」偏高現象,進一步到風濕免疫科門診,才確診是罹患了「休葛蘭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視覺日,你知道白內障有哪些症狀嗎?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半數受訪者,無法說出一個以上的症狀;如果你連白內障的症狀都不知道,那就很可能當你有白內障時,都還沒去就醫診治,進而出現失明危機,不得不慎!77%受訪者只知道視力模糊是白內障症狀該項愛爾康亞太區熟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