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後區域麻醉止痛 6歲小弟頑皮翹著腳

術後區域麻醉止痛 6歲小弟頑皮翹著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區域麻醉舒緩術後疼痛不適

有位6歲小男生因車禍致腳踝部位骨折,接受復位固定手術後,醫師考量其心智年齡狀態,術中採用全身麻醉,術後在恢復室給予短效性止痛藥物。但回病房後很快又開始痛起來,加上首次手術的壓力影響,導致這名小病人哭鬧不停。經評估後,APS(急性疼痛服務小組)醫師幫他在後膝窩處施打超音波導引區域神經阻斷,情況立即戲劇性地改觀,小弟弟還頑皮翹起腳,笑著展示那包紮的手術部位。

術後疼痛是麻醉後最常面臨的挑戰

術後疼痛是麻醉後最常面臨的挑戰,即時而妥善的處置,除了可以減輕病患的痛苦,對身體功能的恢復也有重大助益。有鑑於此,成大醫院麻醉部特別成立APS (Acute pain service)小組,成員包括麻醉醫師、術後病房訪視護理師及病患自控式止痛設置人員。APS必須掌握即時、進階且安全有效的急性疼痛治療原則,服務住院中的手術後病患。

成大醫院麻醉部王祈斐醫師指出,「區域麻醉」因為對全身性的影響相對較小,是「促進手術後恢復」策略的一環,其優點包括:較長且較好的止痛效果、患者較早敢於活動、較少術後噁心和嘔吐、較快恢復腸胃功能等。

主動發覺術後疼痛病人快速給予治療

成大醫院每天術後病房訪視護理師在例行巡房時,會主動發覺術後疼痛的病人,即時回報APS小組麻醉醫師,評估後決定處理方針,並快速施行相關治療。王祈斐醫師進一步指出,術後區域麻醉治療的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式或硬脊膜外腔注射式病患自控式止痛裝置、超音波導引區域神經阻斷術,少數則需會診相關科別的醫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氣候變化大忽冷忽熱,許多糖尿病患感冒掛病號求診,但領了感冒藥回家又開始發愁,平時使用的控制三高藥物已經很多顆,現在又再加上感冒藥,會不會因為吃太多藥而加重腎臟負擔? 千萬不要「自己當醫生」 以免引發更大危機 專科醫師提醒,感冒時,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人體會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運用悠遊卡、台北卡也能記錄血壓、健康數據,自己監測自我血壓變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夢蕙表示,目前臺北市衛生局已於12行政區設置40個「健康便利站」及55個「社區健康量測站」,透過雲端科技串聯健康量測數據整合,運用「台北卡」或「悠遊卡」便可將量測資料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每到寒假、農曆春節假期,幼童吃零食、大吃大喝的機會大為增加。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表示,根據往年經驗,春節假期約有一半的急診病童因腸胃症狀進急診室。除了常見的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感染,不少病童是因為亂吃零食、大吃大喝,加上作息不正常,導致腸道細菌生態受破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冷颼颼,經常手腳冰冷,出現腳麻、腳痛,可要特別留意。醫師指出,經常腳麻、腳痛代表周邊血管循環不良,日常應避免久坐久站,建議多運動,若有類似症狀可就醫檢查。 腳麻、腳痛是周邊動脈阻塞的常見症狀 新光醫院周邊血管科兼任主治醫師吳典育指出,周邊血管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循環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