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健保部分負擔改革勢在必行,健保署規劃,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均不再免費,超過1千多萬人受到影響。醫院協會代表3月初向衛福部長陳時中建議,慢箋部分負擔應有一致性,如果徵收,就各級醫院、診所全部都收,或是一律不收。今(16)日傍晚,衛福部正式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最初方案擬定急診、藥品、慢性處方箋、檢驗檢查等4大部分均增加自費額度,最新院版中,慢箋維持現況,第2、3次無須自付,其餘3部分則依照醫療院所級分別徵收費用。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新增檢驗(查)部分負擔:以檢驗(查)費用10%、20%收取,按經轉診及未經轉診訂定不同上限。(圖/健保署提供)


在「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中,以徵收檢驗檢查費用最令民眾有感,目前患者做任何檢查檢驗(如血液、超音波、核磁共振等),都不必自付,但新制上路後,就必須多收這筆錢。


以基層診所、地區醫院為例,檢驗檢查費用如在500元以下,即可免收,但超過500元,則收取1成,上限為100元。區域醫院則依10%至20%比率收取,如經轉診,上限為150元,未經轉診為300元;醫學中心經轉診上限為200元,未經轉診為400元。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調整藥品部分負擔(含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以比率20%收取,並訂定上限200元、300元。(圖/健保署提供)


在藥品費用部分,至基層診所、地區醫院就醫,藥費在100元以下,無須自費,超過100元,則收取20%,上限為200元,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一般藥費依20%比率收取,上限300元。


至於慢箋部分,第1次慢籤領取費用比照一般藥費,第2次、第3次則則維持現行制度,不管至醫學中心或診所領藥,都不必額外付費。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調整急診部分負擔:配合藥品及檢驗(查),按急診嚴重程度調整定額。(圖/健保署提供)


在急診部分負擔方面,按檢傷分類至第4、第5級,病情較輕,如果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就醫,則分別多付800元、600元等部分負擔。


預估該項新制最快5月上路,屆時民眾至醫學中心就醫批價時,應相當有感,以台大為例,目前門診最高費用為720元,新制實施後,基本部分負擔420元、掛號費100元、藥費上限300元、檢查檢驗費用400元,最高來到1220元。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調整方案影響金額總計及對民眾及外單位影響金額。(圖/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統計,新制上路後,36.7%民眾(846.2萬人)不受影響,就醫時無須增加部分負擔,22.9%(526.7萬人)1年約多繳10元到200元。


在調整藥品、檢驗檢查費用、門急診等部分負擔之後,初估1年挹注健保107.3億。另預估,如因此而減少就醫次數,只要每人減少1次就醫,就可幫健保省下近378億元。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今天預告健保部分負擔方案,蒐集意見14天,最快4月正式公告,如果順利,最快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實施。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5張圖卡1次了解

▲調整各項部分負擔:全年累計影響金額人數分布。(圖/健保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外表鮮紅動人的枸杞,不僅能點綴菜餚,由於其明目、滋養肝腎等好處,更使之被民眾視為日常護眼、保健聖品!但近來網路卻流傳:「夏天吃枸杞等於服毒,恐造成失眠,甚至上火、口臭、皮膚癢。」的說法,顛覆民眾觀念。究竟上述說法是真是假?枸杞又該怎麼吃才能發揮其效果?來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夏天不宜吃枸杞?說法從...

閱讀詳情 »

想變瘦但可以不要瘦到胸部嗎?天天跑步就能瘦?挨餓是最快速的減肥方法?天氣越熱,衣著越輕薄,就越容易讓人意識到「胖」,許多人因此在腦中萌生各種變身計畫,但也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減重觀念是錯的。接下來就讓專家來說明,快看看自己想法對不對吧! 疑問1/減重可以不要瘦到胸部嗎? 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些人一睡醒來,眼睛不僅紅、腫且不時會感到陣陣刺痛,馬上就聯想到針眼。而一提到針眼,不少人一定也有被揶揄的經驗,像是「一定是看了不該看的」才會長針眼,加上眼睛腫成一大包,更容易被發現;究竟這個讓人難為情的針眼是因為什麼所致?又該如何緩解呢?針眼又稱麥粒腫 多因細菌感染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1歲婦女,因長期咳嗽就醫,經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右上肺葉出現腫瘤,進一步採傳統支氣管內視鏡檢驗,但因無法目測中發現腫瘤,因此安排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確認腫瘤位置,並進行腫瘤切片確診為早期肺腺癌,所幸經由手術切除治療後,患者目前已無復發現象。&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