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被疫情悶壞心情差 醫師門診發現患者酗酒惡習又復發!

被疫情悶壞心情差 醫師門診發現患者酗酒惡習又復發!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疫情重創許多家庭經濟,也讓不少成功戒酒的民眾又開始「追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提醒,酒癮再犯時,務必積極就醫,而家人應該給予支持,切勿潑冷水。


40多歲陳先生曾是酒癮患者,每天喝酒、發酒瘋,要是沒喝,整個人就不對勁,手腳發抖、脾氣暴躁,在妻子鼓勵下,2年多前順利戒酒,不料,最近2個月,受疫情影響失業在家,沒有收入也很少出門,又偷偷喝起酒來。


張祜銘指出,國外發現,疫情嚴峻之際,雖然戶外活動受限,酒吧關門,但許多國家發現大多數習慣者飲酒量比原本還要多,美國、英國、德國等國酒品銷售量不減反增。


張祜銘說,最近門診發現,失眠、憂鬱、酒癮等患者明顯增加,原因在於宅在家裡,經濟受到影響,身心壓力沉重,且因不能至戶外運動,生活作息大亂,以致症狀惡化。


以陳先生為例,2年多前成功戒酒,工作生活均步上軌道,但從5月起,公司開始放無薪假,幾乎沒了收入,意志消沉 ,又無法至附近國小操場跑步,又開始喝酒。


張祜銘表示,大量喝酒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能力,且抑制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此外,酗酒還可能引發肝臟、腸胃及心血管等器官病變。在疫情下,如何減少恐慌,維持正常生活?張祜銘提出7大秘訣:


1.規律作息:固定的躺床及起床時間,避免睡眠紊亂而依賴酒精。


2.適量飲食:固定的吃飯時間,選擇健康飲食,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


3.維持體能:定期在室內做瑜珈、快走、深蹲。


4.維持人際:主動關心久未見面的親友,也可以定期安排視訊聚會,避免因隔離的孤獨感而飲酒。


5.接納自己: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不要藉酒澆愁反而愁更愁。


6.建立目標:多出來的時間空檔,很適合為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


7.尋求協助:如果自己的情緒、睡眠或飲酒問題無法獨自處理,也可以電話聯繫專業人員尋求建議或主動就醫。


張祜銘表示,酒癮就是一種慢性疾病,容易復發,必須定期回診,接受藥物及心理諮商。疫情期間,如果自覺情緒不穩,失眠、憂鬱、想喝酒,請盡快回診,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爆發緊張到快無法呼吸 改善預期性焦慮別不敢就醫
▸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新制加碼多少? 簡單1張圖報你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9歲的年輕女性,因左腋下腫痛,來到衛福部樂生醫院乳房外科王志堂醫師門診就診,經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確認左腋下有多顆約1~2公分淋巴結,至於左側乳房腫塊高度懷疑為乳癌,接受組織切片後,確診癌細胞轉移到腋下淋巴結,所幸積極尋求手術治療與化學治療後,已事過7年未復發,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108年10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1)慢性腎臟疾病、(2)第2型糖尿病、(3)齒齦炎及牙周疾病、(4)齲齒、(5)原發性高血壓、(6)到院抗腫瘤治療(放療、化療)、(7)呼吸衰竭、(8)慢性缺血性心臟病、(9)思覺失調症、(10)支氣管及肺惡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這幾年吹起韓流,大家愛看韓劇、追韓團,韓系保健養生品也大受歡迎,其中在韓劇中常出現晚輩孝敬老人家的補養聖品,包括拱辰丹、瓊玉膏以及清心秘丹皆是家喻戶曉的高貴韓藥,而這3大自古相傳的韓國宮廷秘方的主成分是什麼?又有怎樣的功效呢? 中醫師沈瑞斌指出,拱辰丹是1種複方藥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幼兒溼疹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好發年齡以5歲以下的幼兒居多,大多長在幼兒臉部、頭部、四肢、腹部和臀部,皮膚會出現淡紅或紅色的丘疹、斑點、小水泡或皮膚粗糙,有時甚至有滲出物。發作時搔癢難耐,越抓越癢,不慎抓破皮又會流出組織液,使得小孩時常哭鬧、夜間睡不好,對父母而言是極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