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被蟲蟲叮咬要小心 嚴重恐誘發過敏反應

被蟲蟲叮咬要小心 嚴重恐誘發過敏反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炎熱,也讓許多蚊蟲紛紛現身,但要小心,有時被蚊蟲叮咬不僅會皮膚紅腫、痛癢,還可以引起其他衍生傳染疾病,甚至誘發過敏反應。為了研討台灣常見造成皮膚炎的昆蟲叮咬問題,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與臺中榮總邀請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林仲醫師進行演講,其中包括台灣鋏蠓的中興大學昆蟲系杜武俊教授以及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劃特展「我家蟲住民」的詹美玲博士等都參與其中。

曬衣服避開跳蚤寄居場所 避免跳蚤跳到衣被

事實上,像是常見的跳蚤就多寄生於貓狗及老鼠身上,跳躍的高度可達數十公分,包括小腿、腳踝等部位都可能是被叮咬範圍,因此曬衣服地點最好避開貓狗跳蚤寄居的場所,避免跳蚤跳到衣被的風險。林仲醫師指出,寄生在鴿子以及各種野鳥身上的禽蟎,多在晚上才出來活動,因此常使患者一覺醒來,身上就多了好幾個包。

戶外活動懷疑被恙蟲叮咬 應及早就醫治療

至於隱翅蟲雖本身不會傷人,但不小心到壓到蟲體或接觸到打死的蟲屍時,就會引起隱翅蟲皮膚炎,導致皮膚刺痛、紅腫、紅斑等症狀。林仲醫師說明,台灣常見俗稱小黑蚊的台灣鋏蠓,常把人叮的又紅又腫且奇癢難耐,因此在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除了小黑蚊,尤其若是懷疑被恙蟲叮咬時也要及早就醫治療,避免引起全身性的恙蟲病。

水域旁被叮得全身紅腫 恐是「蚋」惹禍

不過許多人在水域旁活動時被叮得全身紅腫,都以為是小黑蚊惹禍,其實是另外一種叫做「蚋」的昆蟲叮咬所致。臺中榮總皮膚科陳怡如主任強調,通常蚊蟲叮咬皮膚炎大多會自行消退,除了使用一些止癢的藥膏後仍未改善,則應盡快就醫;症狀嚴重者,醫師會加上口服類固醇藥物來治療,若反覆出現也要了解並改善居家環境,才能避免蟲蟲危機再發生。

【延伸閱讀】

春夏來襲的危險敵人 預防蟲咬的基礎知識

毛巾、枕頭未定期清洗 當心蟎蟲寄生傷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冰箱有異味、食材容易腐敗爛掉等主婦困擾的問題,其實可能是人為使用的壞習慣造成,許多食材放在冰箱裡,不但不會延長壽命,反而會讓它們的食物營養流失,更加速變質!冰箱裡的食物塞得過滿,不僅會影響冰箱運作,耗電量提高(今年堪稱史上最貴夏日電價),還會使食物間細菌交叉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每種食物間最好有一定距...

閱讀詳情 »

一、腹診是如何診斷疾患的氣血是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故氣血俱要,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氣對人生更為重要,因為它是人體臟腑活動、血液循環,津液輸布,吐故納新,新陳代謝的動力。常說,“人活一口氣”,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離不開氣,離了氣,人的生命就會終結,但“氣能益人,...

閱讀詳情 »

美國一名14歲少年,為喚起大眾對腦性麻痺重視,決定背罹患腦麻的弟弟,花2天徒步64公里,忍耐沿途悶熱,前天在親友陪伴下完成任務。為病患發聲尋支援美聯社報導,住密西根州的少年杭特根第(Hunter Gandee)為幫7歲、患腦麻的弟弟布瑞登發聲,花數周時間籌劃徒步行動。70公斤重的他上周末從離俄亥俄州...

閱讀詳情 »

壹、少食肉俄羅斯眼下流行素食風。他們認為大量食用各類肉及其制品,會加重某些疾病或誘發某些疾病。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液包括血液、細胞內、外液等都是弱堿性,血液的PH值為7.35~7.45。人體內的PH值與我們進食的食物有密切的關系,如果攝入酸性食物過多,大大超過體內調整的PH系統的限度,那就會使體內PH...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