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補魚油?戒咖啡? 營養師教會新手媽咪懷孕期間如何吃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期間,一人吃兩人補,但叫不少新手媽媽最為困擾的卻是搞不清楚什麼東西該吃?什麼東西不該吃?像是「魚油」真的能補胎兒的腦部發展嗎,平常提神愛喝的「咖啡」該不該戒掉,國泰醫院營養組營養師田宛容一次完整解答。

田宛容強調,懷孕期間若吃錯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太多,或影響胎兒發育,最基本的觀念是,維持良好的均衡飲食,且需多以新鮮食物為主,少加工品、油炸物及含糖飲料,且務必定期產檢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形;此外,多做適當的運動,如伸展操、瑜珈、散步等,不僅有益身體健康更能幫助生產。

  • 魚油

儘管研究顯示,適量補充DHA可幫助胎兒腦部發展,但尚未有足夠的證據建議孕婦需每天補充。

田宛容表示,根據美國孕婦協會建議,孕婦每日的DHA建議量為300毫克,可由魚類攝取獲得,魚類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及蛋白質,食藥署亦建議孕婦可每周攝取7到9份的魚類。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攝取旗魚、鮪魚、油魚等較大型的掠奪性魚類,由於體內可能蓄積較多的甲基汞,恐影響胎兒的神經發展,每周建議量不得超過2份(70公克)。

  • 咖啡因

田宛容指出,許多人習慣每天一杯咖啡,咖啡因較具刺激性,會引起心悸、頻尿等問題,因此,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每日的咖啡因攝取應少於200毫克,相當於1杯150cc手沖咖啡,包括:巧克力、茶、咖啡等均應適量飲用。

  • 麻油

田宛容說,中醫論點,認為麻油會刺激子宮收縮,若孕期不穩定者較不建議食用,而麻油在中醫上性屬溫熱,因此有人建議體質偏寒的孕婦可進食少許,但尚未有確切的研究證實,且通常麻油料理往往會加酒一起烹調,因此含酒的麻油料理仍須避免。

  • 薏仁

中醫觀點吃薏仁易「滑胎」,因此將薏仁列為孕婦禁忌食物。田宛容指出,相關研究並不多,只有動物實驗發現給予懷孕的大鼠進食薏仁種子萃取物後,增加母體的子宮收縮及胎兒的致畸胎性,因此懷孕期間仍建議避免薏仁的攝取。

  • 生食

田宛容強調,懷孕期建議避免不新鮮或未煮熟的海鮮、雞蛋和肉類等,因可能會遭受李斯特菌或弓形蟲的感染,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可能性極高,會引起輕微流感的症狀,嚴重時恐導致流產、死產或早產。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食安新制連發!「液蛋」全面禁用破殼蛋 「笑氣」納食品添加物嚴管

記憶力衰退、開車掉水溝… 他不是老年失智竟是腦冒6公分巨瘤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落實蔡英文總統的「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行政院今(4)日宣布,育兒津貼再加碼,今年8月1日起,提升為3500元,明年8月1日起更發放5000元。衛生福利部則提醒爸媽,福利還不只這些,屆時育兒津貼請領範圍也將一併放寬,未來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弱勢兒少津貼者,也可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確診病例新添1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19、920,分別自印尼及美國入境;另新增1例確定病例死亡案799,該名英國籍70多歲男性是於去年12月來台探親,但緊接著發病,一度動用葉克膜治療,最終仍因器官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死亡的案799為英國籍70多歲男性,由於感染的是「英國變種病毒」格外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揭露,案799的狀況堪稱集合了3大不利條件於一身,更直言「過去沒看到這麼明顯的肺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市南屯傳出一名上月底自中國返台的女子,在居家檢疫期間,竟讓醫師男友陪睡2夜,消息一爆開,不僅社會輿論撻伐,痛批「老鼠屎」,台中市也開出20萬罰單給居檢女子。面對外界要求進一步懲處該名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4)日也說了重話,要違規者「不要開玩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