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要想少生病  先弄好免疫力!粒線體若健康 免疫細胞活力相對好

要想少生病  先弄好免疫力!粒線體若健康 免疫細胞活力相對好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肺炎陰影籠罩全球 ,人體免疫力強弱,是能否有效預防病毒的重要課題。研究機構指出,提高免疫細胞中粒線體的活性,可幫忙免疫細胞功能,調控免疫反應,協助降低病毒傷害。面對病毒威脅,戴口罩、勤洗手是日常防疫的重要習慣,維持免疫力平衡更是關鍵。

免疫力如果下降,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容易生病,傷口容易感染、睡眠品質差、容易疲勞、消化不良。但免疫功能並非越高越好,免疫過高會出現過敏性反應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

WHO指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急性肺損傷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不建議使用抑制發炎的皮質類固醇治療,雖然可抑制發炎現象,但也同時抑制自身的免疫反應,反而降低免疫細胞對病毒的清除作用。

要想少生病  先弄好免疫力!粒線體若健康 免疫細胞活力相對好

國際研究發現,接近新冠肺炎的SARS或MERS,都是先攻擊人體內的肺部巨噬細胞。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博士表示,巨噬細胞是人體要對抗病毒的首道關卡,一旦發現病毒,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就被啟動,巨噬細胞內的粒線體會釋放自由基,並進一步形成過氧化物,幫助細胞分解病毒。

「粒線體就像是細胞的電池,簡單來說就是粒線體品質好,細胞的品質就會好。」鄭漢中將粒線體譬喻成電池、細胞的發電廠,在面對病毒時,幫助巨噬細胞有效率地吞噬病毒,加速病毒分解、進而分析病毒,讓免疫系統有效了解病毒特性,育與活化體內的T細胞,藉此調控免疫反應,調節身體免疫力。

「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免疫系統越快適應環境變化,就能讓身體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平衡狀態。」鄭漢中指出,粒線體很脆弱,包括年齡、壓力、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都會影響粒線體的品質或運作效率。

粒線體既然這麼重要,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做,才能讓身體處在最好的狀況?鄭漢中説,平時可以透過吸收植物線粒體萃取物等方式,維持體內粒線體的狀態,如果粒線體夠健康,遇到破壞就可以快速自我修復。

鄭漢中強調,「調控免疫反應」是一個重要思維,粒線體需要在平衡狀態才能發揮最大功能,就像儒家的「中庸」,無論免疫力過高或過低,對人體都是不好的狀況。

要想少生病  先弄好免疫力!粒線體若健康 免疫細胞活力相對好

台灣粒線體團隊發現,透過新研發的植萃粒線體活化因子,可保護粒線體並降低損傷,同時提高巨噬細胞粒線體的產能且加快速率。藉由提高粒線體功能,可進一步提升巨噬細胞在對抗病毒的能力,強化身體保護力。

專家建議,平時就要照顧好身體免疫力,別等到面對新冠病毒或是未來各種未知病菌時,才開始關心自己的免疫狀況。免疫力是身體健康第一道防線,面對外來病菌身體要能快速反應,最短時間內建立病毒防線,是維持身體健康的王道。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免疫力平衡才能有效對抗病毒!中醫師推薦6年根高麗蔘適應原

【有影】輕鬆泡 簡單喝!中醫師喬聖琳教你增強免疫力

新聞照來源:Pixabay、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民眾出遊人潮幾乎擠爆各大觀光景點,連陳時中都脫口「比預期來得嚴重」,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將連假曾前往人潮擁擠景點的民眾納入擴大採檢範圍,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光是昨天一整天的檢驗量能就因此衝高到單日1800多人,...

閱讀詳情 »

▲(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團隊抗疫再傳捷報!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牛津大學共同組成的跨國合作團隊,經過兩個半月時間,今(7)日宣布成功從3個病人身上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透過這些可結合病毒的單株抗體可進一步開發快篩試劑或治療藥物;...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要命程度,慢性病可能是關鍵!國健署今(7)日引用刊登於中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的近期研究指出,慢性病會增加致命風險,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一,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提醒高血壓患者及年長者,疫情期間...

閱讀詳情 »

便秘是成人很常見的腸胃道問題,但其實不少小兒也深受便秘問題所擾!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小兒的便秘問題建議優先從飲食、飲水等方式改善,若症狀嚴重者可評估用藥緩解症狀,但不建議過度依賴藥物,才是改善便秘的治本之道。  小兒便秘讓許多爸媽困擾不已,尤其當寶寶大便時哭天喊地卻又大不出來,或老是大出堅硬的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