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力僅剩0.1失業!32歲男罹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視力僅剩0.1失業!32歲男罹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僅32歲的文彬(化名)四年前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但卻因自認無症狀,因此飲食完全不忌口,即使糖化血色素高達9.4仍不以為意,直到近期視力在一個月內模糊到0.1,無法再開車與工作,才嚇得他趕緊就醫,進一步確診罹患黃斑部水腫。經「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眼內注射治療,視力在四個月內逐漸進步到0.7才得以回到工作崗位。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注射  持續治療避免復發
收治該名患者的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部姜威宇醫師指出,糖化血色素是糖尿病患者長期監控的主要指標,控制良好的患者數值落在7,甚至6.5以下。文彬長期忽略體重控制,再加上消夜、高油脂食物不忌口,平日也沒有運動習慣,種種因素導致糖化血色素控制差,進而併發眼底病變,不僅工作無法進行,日常生活也大受影響,對患者的身心皆造成很大的衝擊,所幸經「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眼內注射治療三次視力已有所改善,目前仍持續治療且積極控制血糖。

糖尿病併發症恐致身心靈受挫

對此,姜威宇醫師提醒,血糖控制不良併發眼底病變,進一步也對生理與心理造成影響。生理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三大類,包含「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 「糖尿病黃斑水腫」。黃斑部為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最集中的區域,一旦出血或水腫,對視力影響極大,若未積極治療,將有失明的危機。在心理上,視力受損將使生活無法自理,工作也可能因此受限或受阻,一旦經濟來源中斷,恐造成患者極大的心理壓力。

糖友快筆記! 控糖四大重點 

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姜威宇醫師提醒糖友四大重點:首先應每天測量血糖,早上起床測量空腹血糖,若血糖控制較差的患者應於飯後兩小時再次測量;第二是飲食控制,近日天氣轉涼,許多民眾開始秋冬進補,患者應有所節制,可少量多餐,切勿暴飲暴食,並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與糖份;第三是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最後是聽從醫囑持續治療。

阿姆斯勒方格表 單眼檢測及早就醫

為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姜威宇醫師呼籲民眾平時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注視中心黑點若出現視力模糊、浮動黑點、線條扭曲等症狀,應盡速至視網膜專科檢查,把握黃金就醫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陳小姐熱愛毛小孩,家裡飼養5隻貓咪、3隻狗狗,覺得市售飼料品質堪慮,大都自行烹煮鮮食,毛小孩吃得健康、開心,毛色亮麗。日前她希望推廣健康寵物食物概念,至住家附近夜市擺攤販售,不料,卻遭動保處稽查糾正,因為她所販售的寵物食物無任何標示。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公布最新寵物食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六十三歲的鄭先生菸齡三十七年,雖已在十年前戒菸,但四年前仍因長期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難,到了花蓮慈濟醫院就診,檢查結果發現是嚴重的肺阻塞患者;所幸在穩定服藥和持續進行肺復原療程下,鄭先生目前的病情控制良好。花蓮慈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迪塑指出,長期吸菸已被證實是罹患肺阻塞...

閱讀詳情 »

癌症與毒 人類食用有毒食品的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從數十年前著名的DDT、毒鴨蛋、鎘米事件等等,到近來的反式脂肪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有毒食物一直都存在著,只是每次事件爆發後,當輿論過後報紙不寫、電視新聞不報,消費者就會慢慢淡忘,繼續三餐照吃、生活照過,而毒害也繼續潛伏在我們的生活裡,等待下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科技產品的普及,造成許多3C保母的產生,很多沒時間照顧孩子的家長,都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來安撫孩子。但現在有個研究表示,經常使用觸控式螢幕的孩子,比起同年齡卻沒有使用觸控式螢幕的孩子更容易分心、不能專注,研究刊登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