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視網膜細胞移植 改善小鼠退化視力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有些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一等就是十幾年,成大醫院公布了網膜感光細胞的前驅細胞移植技術,動物實驗顯示,實驗小鼠退化中的視網膜功能逐漸獲得恢復。此技術如進入臨床,對於視網膜病變患者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視網膜專科代主任張義昇指出,視網膜退化是眼睛常見疾病,發生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以及多種遺傳性視網膜退化疾病。

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為例,這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可能出現線條扭曲、物體變大或變小、視力模糊,最終造成視力喪失。80歲以上長者約有33%患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另外,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約有一半人口罹患近視,大學生近視的比例達九成以上,高度近視(600度)的民眾,占近視人口中2成,比例也高居世界第一。除了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之外,高度近視也易出現黃斑部病變。

為了有效治療視網膜退化,由張義昇所率領的研究團隊進行一系列的動物實驗,首先從新生幼鼠的眼睛,分離出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前驅細胞,移植進入視網膜退化小鼠的視網膜下空間。

一個月後發現,移植的前驅細胞會局部移動,進入退化中的視網膜層並存活,向上可以發展出神經連結,與雙極細胞連接;向下則發展出正常感光細胞該有的外節段,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相連。最重要的是受贈者小鼠已退化的視網膜功能得到恢復。

除了建立小鼠視網膜感光細胞治療模式和準則,以及移植系統和術後評估之外,張義昇首次採用三維立體影像重組,清晰呈現移植細胞如何在受贈者小鼠視網膜中移動,且發育成完整的感光細胞型態,並連結成視覺傳導網路。

張義昇指出,視網膜退化發生原因不一,但如果視力喪失,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及工作,也造成社會負擔和國家損失。希望該項研究儘速進入人體試驗,造福更多的眼疾患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0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會怕打針嗎?現在有個好消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真誠的笑容真的可以減輕接種疫苗的疼痛!所謂真誠的微笑,是揚起嘴角而且笑出魚尾紋,可以讓打針時的疼痛減少40%,透過降低心率來降低對針頭產生壓力的生理反應。令人感到驚訝得是,做鬼臉也有一樣的效果,研究結果發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坐骨神經痛嚴重時,不僅服藥沒效,可能連打針治療都無法改善,這時就得透過手術治療才能舒緩。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鼎鈞醫師指出,過去開刀有後遺症及副作用風險,所幸目前醫療進步,已能透過微創拿骨刺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並以及後遺症,且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日常。60歲男大小腳酸麻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3名新冠境外移入確診,分別由自印尼(第827例)、菲律賓(第828例、第829例)入境,都在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接觸者共28人,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另外,集中檢疫所開放一般民眾申請首日,1,500個房間,約685位民眾完成訂房。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健署透過全國癌登資料庫,統計民國102到106年各醫療機構胃癌病人存活率,分析數據顯示,臺中慈濟醫院胃癌5年觀察存活率全高於全國平均,尤其第一期存活率高出近一成二,也高於醫學中心平均近一成;顯示臺中慈濟醫院胃癌病人照護品質已從數據獲得肯定。胃癌期別這樣定 淋巴結是轉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