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讀產前就能開始 國健署分享小撇步

親子共讀產前就能開始 國健署分享小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想嘗試親子共讀,卻擔心剛出生的寶寶聽不懂或是得買書才能與孩子共讀嗎?其實親子共讀最重要在於「共」,而非多高巧的閱讀技巧,為能提供家長了解如何配合兒童的發展進行共讀,國民健康署邀請親子共讀專家醫師及產後護理機構等領域專家,規劃產前到5歲孩童等七部份的親子共讀小撇步,並製作衛教影片及衛教單張、海報等,幫助家長快速上手親子共讀的技巧。

親子共讀有助孩子發展 更增進親子關係

根據研究指出,親子共讀不僅可促進親子互動與親密感,更有助於促進孩童腦部發育、語言發展及增進理解能力,且開啟孩子的想像力及學習力。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親子共讀越早開始對孩子越有益處,尤其寒假期間,比起全天綁在電視或手機前,父母不如每天豁一點間與孩子一起說故事,不僅有益孩子發展,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分齡影片 幫孩子掌握共讀訣竅

王英偉署長指出,親子共讀分齡影片具備「視覺新穎,淺顯易懂」、「專業可信,脈絡清晰」、「重點歸納,貼心設計」等三大特色,包括邀請日本手繪風格老師進行主視覺設計,並配合主視覺漫畫以及實境真實拍攝,幫助閱聽者了解親子共讀重要性,其次針對不同年齡孩子聽故事的反應、「照顧者怎麼做」及「建議選書」三大部分進行說明,最後提供彙整清單,提供家長回顧及重點摘要。

親子共讀從現在開始 與孩子共同創造美好回憶

透過不同的領域專家共同規劃的產前到5歲孩童的親子共讀小撇步,加上多位家長及醫護人員試用,製作專業易懂的衛教影片,可望能幫助更多家長掌握親子共讀的技巧。王英偉署長強調,透過親子共讀分齡影片的協助,家長不如從現在開始拿起書本與孩子開始共讀,不僅能傳遞對孩子的愛,更能與孩子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延伸閱讀】

私密處小心呵護 女醫師教你保養術

心因性猝死防不勝防? 醫:這些族群有辦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1)在美國,幾乎每個家庭都種蕃茄、吃蕃茄,目的是不得癌症。這是剛剛5、6年前才知道的。吃番茄不得癌症,你知道嗎?不得子宮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這番茄不是隨便吃的,我問大家,番茄怎麼吃?有人說,那還不簡單,洗洗就生吃唄。還有人切片放白糖,再喝點啤酒。如果是這麼吃的,我告訴你,白吃了...

閱讀詳情 »

一直以來日本位居世界上平均最長壽國家第一,男女平均高齡為85歲以上。不過有記載顯示,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藥學者李青雲(又誤譯李慶遠),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世256年歲。 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導。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烈日當頭,頭皮防曬可不能少!一般民眾只要注意臉部、手腳等部位的防曬工作,但對於禿頭、光頭的人而言,頭皮最好也要防曬。醫師指出,禿頭、光頭的民眾,因為缺少頭髮保護頭皮,陽光會直接照射皮膚,長時間容易造成頭皮曬傷,久而久之甚至成為皮膚癌。林口長庚醫院植髮醫學中心主任陳建勳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成長路程跌跌撞撞嗎?是選擇自怨自艾,還是繼續勇敢向前呢?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追隨心目中的模範來突破困境呢?李春成、彭佳慧、古木興與古盛熹,分享生命中的故事,在今日由家扶基金會頒發傑出自立青年之金扶獎。 受表揚的四位傑出自立青年—李春成、彭佳慧、古木興與古盛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