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解封後學童運動骨折增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三點提醒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隨著疫情逐漸解封,室內外運動場館逐漸開放,許多學童終於有機會重返球場解悶,但經過長時間居家線上學習的這段期間,體能、肌力及協調都有所下降,容易導致運動受傷的發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近一個月就處理了三位學童因為打球導致運動傷害以至於骨折的案例。

解封後學童運動骨折增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三點提醒
術前術後比較

陳威仁醫師表示,有一位國一的小男生,打籃球落地過程,膝蓋一扭,導致” 前十字韌帶撕脫性骨折”,有別於一般成年人的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撕脫性骨折為前十字韌帶,將脛骨也就是小腿骨的一小部分撕扯下來,造成膝蓋腫脹動彈不得,傳統手術需劃開大傷口,並以金屬鋼釘做固定,後續可能會遇到影響孩童生長板以及膝蓋關節內不適等狀況,陳威仁醫師施以微創關節鏡手術縫合韌帶及固定骨頭,不僅傷口小、術後疼痛少、不會影響到生長板,以及不需要再次接受手術拔除金屬鋼釘。

解封後學童運動骨折增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三點提醒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

另外兩名國二男生,也是因為打籃球過程中,瞬間加速度,造成脛骨粗隆撕脫性骨折,此種傷害為髕骨韌帶將附著的脛骨的一小部分撕扯下來,有別於十字韌帶是關節內的構造,可以使用關節鏡手術來處理,脛骨粗隆撕脫性骨折則需使用開放式復位及內固定手術,手術過程中需適當地避開孩童的生長板來做固定,否則會影響日後小孩的身高及小腿骨的歪斜,合併做髕骨肌腱的縫合加強固定。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只要配合後續的復健過程,回復關節活動度、肌力的增強,未來還是可以繼續在球場上奔馳。

陳威仁醫師提醒孩童要注意三點: 1.運動前一定要適當的暖身 2.運動當下,有任何不舒服或是疼痛的狀況,跟平常運動痠痛不太一樣,一定要跟老師或教練反應,立即停止運動。 3.如果運動完後,疼痛部位持續超過三天,一定要儘速就醫,接受骨科醫師專業治療評估。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擬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發行「電子黃卡」。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下週一會邀集專家學者們討論疫苗證明可有哪些用途。他說,未來各國都會有相關的疫苗證明,所以現在要開始著手國內的,等到結果出來後,就要跟他國談雙邊如何承認彼此的文件、規格是什麼,這是下一步的事情。媒體問及,電子黃卡除了做為...

閱讀詳情 »

北市今公布2例確診個足跡,其中案15907為無症狀確診者,接觸者皆已匡列,感染源待釐清,另外一例為案15908於8/10確診,Ct值為36,該案的丈夫於5/20確診,當時案15908就有進行居家隔離,現在待驗抗體,確認是否為之前家戶感染殘留狀況。黃珊珊下午公布北市確診者足跡,包含遠百寶慶店、台灣銀行...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今(1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期是施打高端疫苗,意願登記將於8月13日中午12時結束並進行結算,可預約時間自8月16日上午10時起至8月18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預計自8月23日至8月29日止。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透露,自己8/16就...

閱讀詳情 »

今天新北市新增6例COVID-19本土病例,針對永和區社區群聚感染,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明,永和某社區同棟大樓近兩週3例確診個案,8/9篩檢出1名陽性個案,8/11出現第2名陽性個案為前1名同住友人,同棟住戶231人居家隔離。針對3例居家隔離確診個案,侯友宜說明,汐止1人,為家戶感染,解隔前陰轉陽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