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解決了剩菜,卻把細菌吃下肚!〜3招解套

過年開心團圓,婆媽們總是準備滿滿一桌「好料」。但滿桌的年菜肯定吃不完,又因為年年有「餘」的習俗,剩菜總是接下來幾天年假令人頭痛的問題。忙著解決剩菜之外,也要注意細菌滋生問題,讓營養師告訴你年菜如何保存與保存時間,免得解決了剩菜,卻把細菌吃下肚!
解決了剩菜,卻把細菌吃下肚!〜3招解套
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科技術主任張靜芬表示,國人討吉利、求圓滿的心態,常讓年菜「爆量」,年年有「餘」!而沒吃完、又捨不得立即變「廚餘」的年菜,就成了人們口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剩菜;剩菜一旦忽略保存溫度、時間與方式,就怕年假過後,健康問題跟著來。

張靜芬強調,隔餐年菜,固然可以「改頭換面」變成一道全新菜餚,但在其「變身」前,也要做好保存、避免細菌孳生。應當掌握幾項原則:

★《多冷凍,少冷藏》:冷凍庫至少零下的溫度,可延長食物保存時間約一個月,不似冷藏頂多4度C左右,擺上半天就會孳生細菌、危害健康。即便是熟食,冷藏超過兩天,即有「食物中毒」風險,應特別留意。

★《分小包,勝大包》:剩菜如果太多,分裝原則「愈小包愈好」,因為解凍之後用不完,又再重複冷凍,比較不理想。分小包裝,才不怕一次加熱吃不完,細菌又悄悄孳生。倘若一次加熱還是沒吃完,建議切莫重複再加熱,以免吃壞肚子,得不償失。

★《中心溫度不低於80度C》:當年菜成為剩菜,除了青菜不建議隔餐食用,肉類或海鮮的加熱方式,不論是用瓦斯爐、電鍋或微波爐,中心溫度都必須在80度C以上,如此才可達到「高溫殺菌」的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吃東西「容易嗆到」不是小事,而是要命大警訊!一名70歲阿嬤近半年來就常在吃東西嗆到,家人警覺,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咽肌力不足,造成吞嚥障礙,原本已排定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但仍來不及,某日晚餐後即因嗆傷造成吸入性肺炎緊急送急診搶救。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講到離子,你是否已發覺,即便脫離了學校,似乎對這個詞還是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在電視廣告、電器商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看見離子的存在,彷彿不管什麼商品,只要加入「離子」兩個字,價格就會水漲船高。  這就好比街頭賣滷肉飯,一碗30元,但如果給它...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添本土登革熱病例,同樣又是新北市、桃園市兩地跑的個案!疾管署今(14)日公布該名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的70多歲男性確診,近期無出國史,發病前活動地以住家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一處菜園為主,也曾於8月29日至石門水庫溪洲山登...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下打破國境封鎖,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一名9個月大女嬰,因罹患膽道閉鎖導致肝衰竭,生命垂危急需換肝,家人主動求助台北榮總,在人道救援之下,由衛福部、台灣駐越南辦事處等單位協助,今年7月順利來台接受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搶救回生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