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隔再放寬!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解隔再放寬!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修正輕症確診者的解隔條件,無症狀或症狀緩解者,只要在4天內做2次快篩或是PCR陰性,或是CT值30以上即可解隔;居家照護者則不適用新制,但只要確診10天後就能自動解隔,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


最快4天就能解隔 居家照護者住10天後自動解隔


專家諮詢會議建議為無症狀、輕症確診者的解隔條件須修正,只要在症狀緩解或無症狀後,符合下列任一條件都可解除隔離治療,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第4天內,追蹤2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大於等於30。


▸在發病採檢日第5到9天,追蹤1次快篩或CT值大於等於30。


▸發病後10天,不須採檢就可解隔,仍需自主健康管理7天。


解隔再放寬!輕症最快4天解隔 居家照護10天無須採檢

▲確診者解隔治療條件有修正,最快4天內就能解隔。(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強調,重症者並未有變動;且這裡的快篩需要由醫事人員做採檢,因此居家照護的確診者,不適用第1與第2個條件,但過去是當事人在確診後10天內需要1次快篩陰性,新版解隔條件開始後,居家照護者可以在第10天後,不用採檢直接解隔。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文獻資料,看到Omicron病毒量最高的時候,通常在確診後第3到5天。5天後病毒量下降,超過7至9天,傳染力變得很低。且多數文獻指出10天後便不具傳染力。如需要提前解隔,需要前兩次檢驗。後續將視新文獻資料與疫情變化來做解隔。


疫苗接種人數回升 追加劑覆蓋率達55%


4 月16日至4 月17日COVID-19 疫苗接種186,376 人次,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84.13%、第2劑79.35%,基礎加強劑0.85%,第3劑追加劑為55.13%,符合接種間隔者有78.89%。


更多NOW健康報導
▸牙齒美白夯!超薄瓷牙貼片同時改善齒列 受直播主青睞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糖尿病控制醫師能掌握的約只占1/3,雖說剩下的2/3都要靠病人自身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但醫護端能否提供相應的完善衛教是很重要的關鍵!」周書澤醫師點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的核心精神「專業醫護團隊照護」。照顧超過1300位糖尿病病患的周書澤醫師,民國105年才剛取得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嚴峻考驗,同時也衝擊到學校、教師整個教育體系。由於全球已有如地球村,國際化的時代來臨,因應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到學測完寄發成績單,高中生要選填志願的時候,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便紛紛將孩子送出國,因此海外教育成了現今矚目的焦點。提早適應國際競爭 準大學生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25年全球肥胖人口將達到27億,治療肥胖併發症的費用將高達1.2兆美元。而台灣人的肥胖比例已於三年前就已達45.4%,常見的國人十大死因中,更是有7項都與肥胖相關。這些資料在在顯示,如果持續肥胖,恐將成為健康隱憂。這也難怪台灣營養保健食品產值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社會噪音汙染嚴重且3C產品過度氾濫,不僅對視力造成影響,就連聽力的危害也日益嚴重。在使用手機、平板追劇或聽音樂時,為了讓自己更有臨場感,配戴耳機成為近年來最普遍的方式,但很多人會不自覺將耳機音量放大,尤其是身處吵雜的公共場所,如此一來,過大的音量將導致聽覺系統受到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