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詐騙失智者案件多 專家聯合出版建立友善金融指引

詐騙失智者案件多 專家聯合出版建立友善金融指引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增多,亟需金融人員協助守護失智者荷包。台灣失智症協會策劃出版失智友善金融書籍《別讓樂齡變成「樂零」!如何照顧失智者的荷包,金融人員的必修照護課》,邀請台灣失智症協會法律顧問鄭嘉欣律師翻譯、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邱銘章醫師審定,及15位失智症專家、3位金融專家共同推薦,是跨專業合作保護失智者財產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且多為極輕度跟輕度失智者,正是易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台灣失智症協會去年邀請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成本迅教授來台演講,發現日本已發展醫療、照護、法律、社會福利及金融的跨專業合作,打破藩籬一起保障失智者的財產安全。


成本迅教授更協同跨領域專家,共同出版如何溫柔對待並幫助失智者與高齡者的友善金融指引。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立即策劃翻譯,期望協助金融等第1線人員了解如何溫柔對待並幫助失智者。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邱銘章醫師表示,在失智症領域服務20多年間,見識了許多因處理失智者財務問題造成的手足鬩牆、親子對抗,甚至為了爭產而鬧上法庭、纏訟多年的家庭倫理悲劇。比較幸運的案例往往是在意識還清楚時及時預立財務規劃。然而,大部分狀況卻是失智者發生財物損失時,往往錢都拿不回來了。邱醫師認為「時間」是後續法律訴訟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將更可能被法院判定為因失智症而被財務剝削或詐騙的案例,而獲得後續保障。


台灣失智症協會法律顧問鄭嘉欣律師表示,推測日本在2025年,失智者將逾700萬人,根據統計,日本失智者在各金融機構的存款、理財金額等高達50兆日幣,當失智者的財物成為有心人覬覦的對象時,50兆日幣就是下手的標的。台灣失智者人口也逐年增加,監護、輔助宣告、民事、刑事、詐騙案件等數字直線上昇,非常需要金融人員幫忙守護失智者的荷包。


鄭律師指出,失智者在金融機構中可能出現的徵兆包含,過去對數字精明的老客戶出現在櫃台塗改、撕掉1張張寫錯的提款或存款單;先前衣著整齊的老客戶,變得髒兮兮、有異味、講話遲疑;原本按時繳納各款項的老客戶,卻出現帳戶存款不足、無法扣款。或者短時間內反覆多次申請印鑑、存摺、提款卡。


這些微小的徵兆,一般人可能不容易察覺箇中差異,但金融人員經常性與客戶面對面,若能提早發現,協助通知失智者家屬,並提供相關諮詢、求助的資源,將可減少失智者財物受剝削的損失,也可降低失智者家屬到處奔波、詢問的時間。期待這本書能夠被廣泛閱讀,從金融人員開始,一起溫柔而友善地對待失智者。


更多NOW健康報導
▸酷夏衝擊爆汗體味重 日本人發現「中年臭」分4大類
▸堅果類當零食養生風潮正流行 但你吃的量對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瀏覽臉書上的自拍照,幾乎都是側臉、嘟嘴、縮下巴、仰角拍攝的「小臉美女」,許多人費心「喬角度」就是為了吸引按「讚」關注!為了讓自己有「小V臉」,微整型療程也因此而激增。開業醫美院長葉姿辰表示,最近有高達8成民眾都指定雕塑「上相、顯瘦的V型臉」,知名女星的尖下巴往往成為指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位7天大的小女嬰,因發燒、呼吸急促而住院治療,經檢查發現,有明顯心雜音,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女嬰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膜邊型心室中隔缺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王嘉慶表示,心臟構造異常,就會造成心雜音,常見的情況是心室中隔缺損,若是小缺損,對健康影響不大;若缺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骨質疏鬆問題可不得輕忽!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女性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由於骨鬆易導致骨折,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警告,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2大健康殺手。以傳統中醫而言,「腎主骨生髓」,因此骨質疏鬆的問題,中醫多從補腎著手,...

閱讀詳情 »

前幾天,網上一條新聞傳得很熱,說台灣一35歲男子每天看手機3小時,患上嚴重頸椎病,醫生診斷他的頸椎老化到了70歲。蔣醫生說,胸椎有肋骨支撐,出現問題比例最小,頸椎和腰椎都沒有支撐,是脊柱中發病最多的兩個部位。   寧波有個15歲女孩,每天玩手機、玩電腦常常有五六個小時,前段時間她出現頭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