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試管嬰兒補助新上路 各式疑問醫次搞懂!

試管嬰兒補助新上路 各式疑問醫次搞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拯救台灣低生育率,行政院於7月1號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許多民眾為把握此次生孩子的機會,紛紛至各大特約人工生殖機構洽詢,確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申請時須備妥的資料及療程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可以讓自己盡快進入療程,把握黃金治療期。

各式問題層出不窮 醫次帶你搞清楚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從6月開始就有許多民眾至生殖中心詢問,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由於此次補助方案的補助項目為不孕症之體外受精,即俗稱的試管嬰兒之人工生殖技術療程,其中包括誘導排卵、取卵、取精、體外受精、胚胎培養、胚胎植入及懷孕確認等手術及處置,因此人工授精、冷凍保存費及解凍再度冷凍費,就不包括在此次的補助範圍。

李世明醫師補充,有的問題甚至反映台灣的社會現象,像是備孕夫妻已申請6次的補助,但仍然沒有成功,爾後夫妻離婚,並且又與他人再婚的話,儘管仍然符合不孕症夫妻的條件,可是因為前一次的申請並沒有順利懷孕,因此就算再婚,也不得再申請。另外這次是由國健署統一宣布補助方案,因此不會因爲所處縣市不同,而造成補助資格及金額不同,而且為了刺激我國生育率,此次的補助並沒有設置名額的限制。

增設多項配套措施 讓母嬰都能夠平安

此次的補助方案,也嚴格限制胚胎的植入數,李世明醫師也說明原因,由於多胞胎妊娠對胎兒發生體重過輕及早產的機率較單胞胎高,所以國際間基於母嬰健康,會建議35歲以下女性,以單胚胎植入為主,且成功懷孕並生產的機率也較高。另外針對補助年齡限制,是因為根據醫學實證顯示,滿 45歲以上婦女,發生胎兒體重過輕及流產機率皆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因此考量母嬰風險,才會增設補助年齡的上限。

李世明醫師提醒,7月1號除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外,其實國健署也增加產檢次數,並增加超音波檢查、妊娠糖尿病篩檢及增加貧血檢驗,以降低妊娠與生產併發症,減少孕婦及新生兒死亡,並減輕育齡家庭經濟負擔,因此只要及早與醫師討論並進入治療,才能盡快爭取擁有孩子的機會!

【延伸閱讀】

搶救台灣低迷生育率 不孕症治療補助再升級

生殖中心導入中醫技術 讓不孕症「醫」次搞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精選6種提高免疫力的食材   大蒜 大蒜中富含菊糖(inulin),又稱為菊苣纖維,是膳食纖維的一種。 大蒜可形成改善腸道環境的比菲德氏菌(益生菌的一種),防止導致疾病的壞菌增生。 此外,也含有能幫助免疫系統和細菌對抗的化合物蒜氨(alliin)。當我們搗碎或咀嚼大蒜時,蒜氨酸會產生蒜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女性久坐辦公室,常常感覺外陰部搔癢,疼痛,癢到想要搔抓下體,但是由於姿勢不雅觀,就只能假借上廁所時處理,但是長期的摩擦,搔抓反而使的搔癢疼痛更加嚴重,於是求診婦產科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外陰前庭炎。女性的外陰前庭部,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生殖構造,它位於小陰唇內側底部;也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台灣每日確診人數持續攀升,本土病例再創新高,各縣市都傳出確診個案,連醫院也都不能倖免,民眾開始人人自危,戰戰兢兢。過了一年多與世界平行時空的生活,國人生活節奏大亂,停課、搶物資、草木皆兵、獵巫等等,住在美國的Sharon Chenyun Hu表示這些在去年美國人已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死亡再添一案!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案2683在5月15日出現虛弱無力與倦怠,雖匡列須採檢但個案失聯,17日家屬前往探視已無生命跡象死亡,當下採檢今日確診;另外,指揮中心證實,新冠院內群聚再增2院,包含和平醫院與三總松山分院,累計已有5起院內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