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詳解胃食道逆流 僅三成患者服成藥有效

詳解胃食道逆流 僅三成患者服成藥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0歲林先生,正值孩子升學與事業上忙碌階段,最近感到胸悶、胸口灼熱與吞嚥困難,擔憂身體出狀況,至胸腔科、心臟科與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皆無異狀,最後到胃腸科才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經藥物治療與生活習慣改變後,症狀改善才逐漸放下心中憂慮。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簡乃宣表示,在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儼然成為門診中最常見的問題。尤其春節期間免不了團圓聚會大吃大喝,也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病人激增。

胃食道逆流是怎麼引發的?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的胃酸、空氣、食物、膽汁或腸液等,逆流至食道導致症狀或併發症的疾病。

一、賁門太鬆

二、腹部或胃部壓力過大。

三、食道過於敏感

簡乃宣醫師提到,部分患者經過檢查發現沒有食道逆流現象或其他疾病,但還是覺得身體有類似問題,稱為功能性火燒心,目前原因不明,可能跟食道敏感相關,常見於憂鬱、容易焦慮、停經症候群 、A型人格特質或睡眠品質不佳的人身上。

胃食道逆流症狀有哪些?

症狀上可以區分成典型及非典型症狀,典型症狀有心口灼熱與胃酸逆流感,此類症狀常跟胃酸逆流有關;非典型症狀則有吞嚥困難、喉嚨異物感、食慾不振、貧血、體重下降、胸痛、睡眠障礙、喉炎、聲音沙啞、呼吸道症狀等,這類症狀和胃酸逆流相關性不高,反而是與胃中的食物、液體與空氣逆流相關,統計上,台灣民眾大約只有3成為典型症狀,大部分患者都受到非典型症狀的困擾。另外,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多設計於減少或是中和胃酸,因此一部分非典型症狀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彰,需搭配改善生活習慣,才會有較好的效果。

檢查胃食道逆流疾病一定要做胃鏡嗎?

簡乃宣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主要以症狀來診斷,如果症狀明確或經過兩週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測試後症狀明顯改善,則可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臨床上對於用藥改善不佳的病人,才會安排胃鏡檢查,來評估胃食道逆流的嚴重度,確認是否有食道灼傷、異常增生、腫瘤或其他消化性疾病。如有藥物反應不佳、吞嚥困難、持續性嘔吐、體重減輕、貧血、腸胃道出血或年齡超過50歲等現象,建議要接受胃鏡檢查。

由於有些消化疾病症狀不明顯,所以目前國內外學會的共識建議,所有胃食道逆流患者,應有機會接受至少一次胃鏡檢查,來排除消化性相關疾病。

胃食道逆流疾病也是幽門桿菌引起的嗎?

部分學者認為感染幽門曲狀桿菌會引發胃發炎,破壞壁細胞,導致胃酸分泌量減少,滅菌成功後,壁細胞分泌胃酸能力恢復,反而更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疾病。但也有學者抱持不同意見,因此兩這關係目前還未有定論。

治療上除了藥物還要注意什麼?

由於大部分症狀多半不是胃酸引起的,服藥常效果不彰,簡乃宣醫師提醒須改變下列生活習慣:

◎睡前二到三小時避免進食,睡眠時也可些微抬高床頭,減少夜間症狀。

◎避免酸、辣、咖啡、茶、或香料味過重的食物。

◎細嚼慢嚥、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減少胃部壓力。

◎吃飯時飯湯要分開,避免邊吃飯邊喝湯。

◎避免太緊的衣物以減少腹部的壓力。

◎菸酒會降低賁門緊閉的力量應避免使用。

◎保持心理放鬆、學習面對紓解生活壓力,減少焦慮感。

【延伸閱讀】

「這些飲食習慣」你有嗎? 小心誘發胃食道逆流

早起想吐、早餐沒食慾恐是胃食道逆流! 專家授「舒緩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000人罹患子宮頸癌,每天約有2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為台灣排名第二高的婦女癌症。為積極推動「疫苗」加「抹片」的雙重保護觀念,新竹市今年持續提供國一女生免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預計約有2800名國一女生受惠。為防治子宮頸癌,自99年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忙碌的小資上班族,想忙裡偷閒看盤,緊盯手機不僅傷眼,又可能因外出而錯失投資良機;有業者推出「雲端自動盯盤APP」,提供超過1500種自訂監看條件,讓投資人不必時時刻刻盯盤,只要設定監看條件,即可自動通知,隨時掌握股票行情,做出最佳理財決策。賺了不知要賣,賠了來不及要跑、天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所公布的最新疾情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又再新增18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3例境外移入病例;該署強調,登革熱病例數快速增加,加上中秋假期結束後,民眾往返可能提高病毒跨地區傳播,所以務必要落實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疾病管制署表示,上週9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醫院左手要錢,右手卻關床!消基會批評,衛福部為解決急診問題,投入鉅額經費,但醫學中心一方面向健保署要錢,表示改善護理問題,一方面又關床,以免無法達到醫院評鑑的護床比指標,而健保署、衛福部竟然束手無策。消基會指出,健保會將於9月27、28日,協商2014年的健保總額,預料又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