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發生空難,除了難過的情緒外,Mary想提醒大家,這麼大的事故對受難者與周圍的人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要注意是否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再面臨類似事件時,可能引發過大的情緒與生理反應。 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感覺等。 情緒麻木、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疏離。 睡眠困難、過度警覺、專注困難、易怒、易受驚嚇。 人經歷較嚴重的創傷後可能出現這些的症狀,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協助。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臨床心理師 王淳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精神科醫師心理科 精神科兵役複檢 精神科精神科醫師 英文精神科醫師 心理師精神科醫師 薪水精神科醫師 徵才水中毒 精神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臨床心理師精神科 英文陳俊志醫師 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黃志偉上禮拜 英文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精神科醫師推薦兵役複檢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精神科醫師薪水會心診所精神科醫師
相關推薦
懷孕期間如何安全地做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懷孕期間除了散步之外,到底可不可以做些其他的運動呢? 運動對胎兒會不會造成傷害? 相信這些都是準媽媽們的疑問 : 一方面想要有強健的身體孕育胎兒,一方面又怕對胎兒會有不當影響。其實,準媽媽做運動有很多好處,但要注意避免高強度訓練。 每週活動2個半小時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
閱讀詳情 »不想起床 害怕上班? 醫揭這兩類人最易鬧職業倦怠
▲善用一些小技巧有助擊退職業倦怠。(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上睜開眼,死拖活拖也不想上班?當心職業倦怠已經悄悄上身,醫師提醒,有2種類型的工作族群較易產生職業倦怠,第一種是「高度專業」,像軍人、警察、老師、醫療人員等,因需花長時間培訓,不容易輕易轉換跑道;另...
閱讀詳情 »你所不知道的肌少症 年過30歲肌肉就開始流失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肌少症」是老年人失能的常見元凶之一,但可別以為肌少症離你很遙遠,醫師提醒,其實30歲後肌肉就開始流失,一般人30歲以後骨骼肌質量每年損失0.5到1%。肌少症是體質脆弱的一個重要象徵,造成步態緩慢極容易跌倒,值得注意的是,缺乏運動...
閱讀詳情 »怕漏打預防針? 疾管署推「聊天機器人」幫家長算好疫苗接種日
▲疾管署[email protected]疾管家新功能上線,能輕鬆安排孩子疫苗接種日期及提醒。(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小寶貝,怕漏打預防針?不知道孩子發燒能不能打疫苗?家長現在可以不必再手忙腳亂了。疾管署最新宣布與宏達電(HTC)DeepQ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