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誤食「這種鹽」,一家三口都中毒!夏天到了,食物變質也會產生...千萬小心!

誤食「這種鹽」,一家三口都中毒!夏天到了,食物變質也會產生...千萬小心!
(翻攝自yinews  wanhuajing,下同)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然而,每天都吃鹽,你家的鹽吃對了嗎?

誤把亞硝酸鹽當食用鹽 一家3口急性中毒

吳女士一家人都從事食品加工行業。幾天前,吳女士在家炒菜時,一不小心把廚房裡的亞硝酸鹽當成普通的食用鹽放到菜裡面了,午飯後,自己和兒媳、孫女都覺得不舒服,呼吸困難,身上的皮膚開始發紫,吳女士感覺是中毒了,便立即前往附近的醫院。

急診醫生介紹,吳女士一行人來到醫院時,每個人的唇周和身體皮膚裸露部位都出現紫紺,還有呼吸困難的症狀,結合對應的檢查結果,3人都被診斷為急性亞硝酸鹽中毒。

 

什麼是亞硝酸鹽?

誤食「這種鹽」,一家三口都中毒!夏天到了,食物變質也會產生...千萬小心!

 亞硝酸鹽,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亞硝酸鹽的外觀、口味等均與食鹽十分相似,一般誤食0.2-0.5g即可引起中毒,攝入3g可致死亡。

 

隨著夏季的到來,亞硝酸鹽食物中毒已經成為常見的飲食中毒病症。夏天氣溫高,過剩食品因貯藏不當容易出現變質,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多而中毒。

 

生活中如何避免亞硝酸鹽的危害?

1.防止錯把亞硝酸鹽當食用鹽或鹼麵用

2.蔬菜應妥善保存,不吃腐爛的蔬菜

3.新鮮蔬菜和炒好的蔬菜都應盡快吃完,盡量不吃隔夜菜

4.如果喜歡 ​​吃醃菜,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醃菜;如果是自家製作醃菜,應至少醃至15天以上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用鹽?

不同人群應根據自身需求選購

老年人:吃低鈉鹽為主,可以適當換換鈣鹽和硒鹽

孕產婦和兒童:以鋅鹽為主,並可以不定期吃些鈣鹽、硒鹽

青少年:鈣鹽為主,配合一些鋅鹽、硒鹽

中年人:最好幾種鹽交替吃

 

患者需根據自身病情謹慎選擇

1.對於單一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可選用低鈉鹽

2.對於患有甲狀腺方面疾病的患者,應遵醫囑選擇低碘鹽或無碘鹽

3.對於腎功能減弱的老年人,建議去醫院檢查後,再決定膳食的鹽含量

 

每日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吃鹽過多還可增加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覺糾正口味過鹹的習慣,每天都要控制食鹽攝入的總量。為了避免影響食慾,在做料理時,你可以用蔥薑蒜之類的香料來提味。

via-yinews

相關推薦

▲術前的縝密的評估與詳細的解說很重要,讓病患知道目前口腔的狀況及治療計畫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植牙必須自費,沒有健保,一直以來就是有缺牙問題民眾心目中最大的「錢坑」,尤其坊間植牙費用不一,太便宜怕便宜沒好貨,太貴又擔心當了冤大頭,究竟合理的植牙費用是多少?專業牙醫師揭露其實每顆約7到1...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生在國外新冠肺炎患者身上的「復陽」現象,台灣也出現,國內上周出現首例3採陰性、獲准出院的個案,又出現胸悶等症狀,緊急回院採檢,又驗出病毒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28)日說,該名個案回到醫院後最新狀況,依舊「時陰時陽」,醫院一...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再次+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敦睦艦隊磐石艦的群聚事件確診人數仍維持31人,目前全台累計確診429例,這不只是3月中旬以來再見連續3天零確診,更是連續16天來沒有本土病例。 連續零確診,...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百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成立第100天,最新交出連續3天零確診、16天無本土病例的防疫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有感而發,表示非常謝謝全國的民眾「陪我們一起度過了」,有時緊張、有時偶爾會輕鬆一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