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百日!陳時中斷言「往好發展」 陳老師上身開講20分鐘打臉普篩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百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成立第100天,最新交出連續3天零確診、16天無本土病例的防疫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有感而發,表示非常謝謝全國的民眾「陪我們一起度過了」,有時緊張、有時偶爾會輕鬆一下,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目前的跡象看起來都往好的一方面來進行。

陳時中表示,儘管目前跡象看起來都往好的一方面來進行,但他還是要強調,能夠有目前好的方向,皆是因為全體國民大家的合作,才讓台灣能在國際之間沒有採用很多強制的方式,只有一部分,大多都靠呼籲、配合、進行、改進的方式,沒有嚴厲封鎖,就能夠穩定這樣的情形。

個人的衛生方面,陳時中強調,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仍要維持住,唯有這一方面能夠越做越好,未來相關管制才有希望能進一步放鬆。

陳時中昨晚也與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舉行雙邊電話會議,陳時中也透露,美方十分關心台灣在檢測方面的做法,因此,他也與美方分享我方精準檢測跟精準防疫的做法,而對方也表示雙方未來在科技的合作上有很多的空間,尤其在人類健康跟防疫上,且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也會持續的努力推動。

陳時中隨後也在記者會上化身「陳老師」,花了近20分鐘簡報上課,強調儘管國內可能有未被揪出的無症狀感染者,但一一分析各種檢驗方法的偽陽性、經濟效益等之後,台灣選擇不做普篩,其實是做對了,畢竟台灣不像韓國等大推「得來速」篩檢的國家一般,罹患率是上千上萬的,目前台灣罹患率僅每百萬人約18人,不推動普篩的結果,先前也只有10例查無感染源,後續影響17人確診而已,台灣還承受得起。

五一連假即將到來,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放假期間仍應落實防疫措施,外出活動時,記得保持社交距離,如有不適症狀應佩帶口罩儘速就醫,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並確保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久違的3天零確診!16天無本土病例 指揮中心樂送龜苓(歸零)膏

肉眼難見的「奈米鑽石」變視力救星! 台灣成功修正罕病視網膜突變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根據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內政部統計,臺灣預估將於2026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活躍老化」,強調提升每1位老人的健康與生活品質,能讓社會更美好。 然而,面對國內人口結構老化可能帶來的危機,其實也可以逆向思考轉變為商機。行政院主計總處1項調查顯示,目前國人家庭醫...

閱讀詳情 »

1名女高中生,原有300度的高度散光,因近來近視加深到眼科求診,希望透過角膜塑型鏡片減緩近視度數加深,在醫師的評估建議下,該女高中生改採散光型的角膜塑型鏡片1周後,成功矯正到1.0的視力。 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散光患者在發育過程中會偏向弱視,臨床上也發現,高度近視或高度散光的人即使戴一般眼鏡,由於...

閱讀詳情 »

許多皮膚問題與飲食息息相關。1位年約30歲的女病患,原先手部就有溼疹問題,連續治療2個多月,病情已穩定控制。沒想到,過了一個年,大吃大喝不忌口,年後趕緊回診,整個手掌溼疹發得厲害、還蔓延到指縫、指甲邊緣,紅腫搔癢、徹夜難眠。 收治該名病患的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患者年假期間鬆口吃了些許龍蝦、嗑瓜子等「...

閱讀詳情 »

今周刊與幸福熟齡首度策畫女性更年期專屬活動,二月下旬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安心更年期講堂—我的黃金女力時代,健康延展幸福人生」活動,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與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李惠蘭亦到場支持,呼籲大眾關心自己與家人的更年期身心狀況。今周刊副社長謝春滿表示,根據國健署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