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說不痛就真的不痛?照著步驟自我暗示

說不痛就真的不痛?照著步驟自我暗示

 

疼痛會佔據我們的專注力,升高意識警惕,導致無法達到無意識能夠出現的程度,因此難以開啟自我暗示。如果這時我們將「無痛」的念頭引進意識,意識會被相反的念頭「疼痛」所佔領。如果因為這樣而產生其他效果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是狀況惡化了。

 

說不痛了,反而可能滲透疼痛的思維

為了應付難題,我們需要使用新方法。

當我們想說出一個東西時,在那一個瞬間,那個東西的思維一定會佔滿我們的心思──因為,如果沒有那個思維,你就沒辦法明確表達。

所以,當某個人嘴巴一直念著「我不痛了」,他的心裡一定也在想著這個心思。

但很不幸運的是,每一次的重複也會讓疼痛思維滲入其中,因此心理狀態會在「我不痛了」和「我有一點痛」或「我痛得厲害」之間交替。

不過,如果我們「很快很快」地不斷重複去念這個句子,相反的思想就有可能來不及進入,如此我們就能逼自己的心智圍繞在「不痛」。

「痛」太有力

我們要了解一個事實,用英文唸「我不痛了(I have no pain.)」並不容易快速反复。因為嘴巴會打結,每次唸都必須停下來重新順過。

就算我們口齒清楚,足以清晰的唸出來,還是會碰到另一個狀況。因為這個句子裡最有力的字是「痛」(中文也是),我們會發現自己不自覺地特意強調這個字,因而在心裡加強了我們試圖移除的這個念頭。

原文連結:https://www.wecareyou.cc/office/pain

 

過去了

所以,貼近庫埃的步驟,效果可能最好。他的法文是「ça passe(過去了)」,完全沒有提到疼痛,而且念起來較簡單,音節是連續的,會讓思維來不及反面思考。所以,最恰當的英文版本是「It’s going.(過去了)」。

在念「It’s going.」時,只有「going」需要重複念。而治療的最後應該以「gone(結束了)」做結尾。

急快的重複念「going(過去了)」會產生一種鑽進某個堅硬物體的意像。

如果你正在承受痛苦,例如牙痛或頭痛,你可以試著坐著並關起眼睛,向自己說你會甩開痛苦,同時快速念這些字,產生一種像是電鑽在鑽東西的聲音:「It’s going, going, going … gone!(都過去了,過去了,過去了……結束了!)」持續的念直到換氣時才停下來並深呼吸,最後才說「gone(結束了)」。至少做到這樣可以感覺到放鬆。

 

加強效果

如果痛苦不見了,就告訴自己它永遠消失了;如果疼痛僅僅是降低了,可以告訴自己過不久它就會消失了。

這時可以讓其他事情占據你的專注力,例如工作。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你還是感受到痛苦,你可以再找個安靜的地方,重複以上的動作。

只要快速不斷地念「過去了」,暗示自己痛苦正在消失,讓專注力放在某個事項就好,那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情。

疫情之下,很多人也在承受「痛苦」,因此我們做了一集 Podcast,幫助大家在這段期間找回正能量:https://www.wecareyou.cc/podcast-2/ep-02

 

原文連結:https://www.wecareyou.cc/office/pain

 

 

 

相關推薦

一味「留下」東西,也無法連結過去的自己!想找回生活的自在,你需要「斷捨離」 整理‧撰文 邵蓓宣 夫妻兩人同時結束兩年的外派生涯準備回國,打包行李時,大傷腦筋。最後,先生打包並海運了 10 箱回國,還猶豫著有好多東西到底要不要丟;太太只用 3 個行李箱就全部整理完畢。同樣都是清理打包,為什麼有這麼大的...

閱讀詳情 »

定業與不定業用祈禱種下形塑未來的因子 這一期《魅麗》談的是祈禱,也很好奇道家用什麼樣的心念看待祈禱?因為好像很少聽到道家祈禱,於是就這期主題請教了紫嚴導師。 紫嚴導師回答,道家沒有禱告的形式,但道教崇尚自然與星宿,有祈福與科儀,會跟星宿禱告。對於祈禱他的看法是:「禱告是一種連結或互動的技巧與方式。越...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雖說皺紋是智慧的象徵,但也可能是你保養觀念錯誤的累積反映。揭開幾個臉部保養小迷思,讓你不再人云亦云,死守美顏舊觀念。 年輕,就從推翻舊習開始。有人臉上看起來沒什麼皺紋,卻不會顯得比較年輕;要看起來年輕,不能只看「局部的皺紋」,一個人的美是由很多面向所組合成。合宜的...

閱讀詳情 »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作者雪兒‧史翠德化身網路專欄作家Dear Sugar陪你含淚共讀56則讀者心碎來函及作者暖心又虐心的回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從未被發現的廢墟。 一個坦誠的懺悔,一次勇敢的心碎,一個堅定的抉擇…… 那是引領我們在生命的長夜裡,不斷前行的隱微星光。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