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過年不升級!2/7前仍是二級 加嚴6大措施「無實聯制就禁內用」

過年不升級!2 7前仍是二級 加嚴6大措施「無實聯制就禁內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二級警戒延長,不升級!在Omicron入侵社區,本土疫情再起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宣布,1月25日至2月7日國內仍維持第二級疫情警戒標準,不過,同步調整有6大項加嚴規定,包括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及不開放試吃;餐飮場所如果未嚴格落實實聯制就不得提供內用服務等。

指揮中心公布1月25日至2月7日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一、維持加嚴之戴口罩規定,除少數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一)運動、唱歌、拍照及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恢復為須戴口罩。

(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1.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2.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3. 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淸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三、高鐵、台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禁止飲食。

四、賣場、超市、市場加強人流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不開放試吃。

五、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

六、餐飮場所:嚴格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高雄、宜蘭、桃園本土+15 感染不明「礁溪長榮」再4員工確診

不只葡萄柚! 吃藥同樣不能配這些過年常吃的「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26例COVID-19本土個案。其中22人都是先前桃園、台北群聚案件的相關居家隔離者在解隔離期滿或隔離期間採檢陰轉陽,但最引發關注的是新北市突然冒出一起一家四口的不明感染,包括爸媽以及一對姐妹花全確診,因為妹妹出現感冒等症狀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期生殖話題再度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焦點。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醫療總顧問醫師劉志鴻表示,比起卵巢,子宮不太容易老化,高齡女性不見得需要借腹生子,有些人到高齡,仍然可以自卵懷孕,若先前有凍卵或凍胚,機會更大。 劉志鴻指出,從近期新聞熱議中不難發現,一般人經常搞錯女性生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喊出228之後,邊境以及檢疫隔離天數有望鬆綁,但能否如期鬆綁,陳時中今(8)日下午給出了更明確的「觀察期」,他點名一切得看元宵節過後的狀況才會比較清楚,才能決定下個月相對的管制或放鬆怎麼做。 陳時中昨日鬆口,最早最早228之後就會採取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4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例本土個案及22例境外移入(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儘管新北市突然冒出一家四口不明感染,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其餘22例都屬於已被隔離「陰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