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誰可以賣中藥? 健康無虞才是思考核心

誰可以賣中藥? 健康無虞才是思考核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中醫被視為中華地區歷史悠久的醫學至寶,許多民眾除了至中醫院就診外,更會至坊間中藥行「抓藥方」;儘管中藥行經營者多具有經驗,但多半缺乏藥理背景。對此,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呼籲,政府應積極制定完整措施辦法,不僅保障民眾健康無虞,同時也給予中藥行可因應調整的作法。

用藥安全不可忽視 中藥房文化亦須維持

過去台灣曾藉由自習、考試而取得中藥鑑別能力人員,而後因故取消。不再讓許多中藥行的經營者使用特殊管道取得認證。讓許多中藥行的經營者無法藉由認證來建立信賴;也促使大眾開始討論坊間中藥行是否欠缺正式藥理知識,無法評估個人健康狀況來正確用藥。同時,中藥材相關經營者也推翻質疑,表示因為「藥事法」第 103 條,訂定了若想經營中藥房或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等業務,需要修習課程、通過考試,不過至今仍無設立任何考試,使得中藥房二代無法接班,具有正式資格的老師傅過世後,中藥房也得跟著關門,讓中藥房文化漸失。

「中藥非食材」為關鍵 身體用藥反應需重視

對此兩造說法民眾多能理解,但也無從因應。古博仁說明,問題的癥結點應該回歸至「人民福祉」。由於用藥安全疑慮確實存在、維持中藥商的永續經營的立場也須顧及,因此,制定出能夠保障民眾健康安全的配套方式才是首要重點。

他認為,「中藥非食材」為關鍵核心,食用後定會產生的身體反應,必須納入衡量要點內,若是民眾透由坊間中藥商誤食,與體質不合或與正在使用的西藥相衝突,而有不良反應時應當由誰負責,成為思考重點。

溫補藥材、濃縮製劑開放販售 熟悉無虞創效益

他呼籲,政府應考量最大公益、並重視大眾生命安全,同時也要明白民眾的需求;因此對於「藥方」需要管制民眾取得管道,但部分常用、安全的溫補藥材則可以開放一般販售,如:綜合滷包、四物、八珍、十全等,甚至是胡椒、蓮子、八角、銀耳,這些民眾平時食用,也都熟悉無虞,較不涉及用藥危險範疇,可讓坊間中藥商販售;另外,也可規劃品質佳的「濃縮製劑」,不僅方便民眾取得,更讓來台的國際旅客能便利接觸,創造中藥販售的另一效益。

了解藥材用量、食用時機 守護自身健康

對於中藥文化式微情形,古博仁也說明,許多大環境的變遷,如:就診習慣、醫療需求改變等,都必須一併思索、進行調整,切勿將所有狀況混為一談,影響社會發展。同時,他也提醒民眾,對於中藥的使用務必留心,要注意藥材的用量、食用時機,並且進行詳細了解,也可以隨時向社區藥局內的藥師諮詢,遵循正確用藥守則,方能讓中藥材有最佳療效,也守護自身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高雄報導】天氣炎熱,許多人只是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小心引起泌尿道結石。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啟杰指出,國人的結石成分以草酸鈣為主,其次為磷酸鈣,建議要民眾多喝白開水、多上廁所。 王啟杰指出,少喝水及飲食失衡是造成泌尿道結石的2大原因,其中以少喝水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7歲呂小姐有1個3歲女兒,去年再次懷孕且懷的是雙胞胎,13周時卻發現胎兒異常,建議轉送北部大醫院檢查,判斷其中1個胎兒是無心怪胎,若不處理恐危及另1個健康胎兒,於是在17周時應用「射頻燒灼」(RFA)治療,終止無心怪胎的血流。呂小姐在38周順利生下1個健康男寶寶。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9歲薛姓女大生騎機車出門時,被突如其來的汽車撞擊,倒下後失去意識,送到當地醫院診斷為顱內出血,且上顎兩顆正中門牙缺失、下顎兩顆前牙斷裂,經急救後搶回一命,但講話因車禍造成「漏風」,所幸經矯正醫師治療後,已逐步恢復咀嚼功能,也重拾自信燦爛的笑容。齒顎矯正治療 美觀兼具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成大智慧老人醫院建造中,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整合運動復健科技,發展高齡者活躍健康的智慧精準醫療科技,串聯醫學中心、社區及居家健康照護,也如火如荼展開。成功大學前瞻醫材中心結合跨領域專業,研發適合機構長輩及衰弱長者使用的「智能回饋輕量化健康促進訓練系統」,透過AI智能科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