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誰說「膝關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退化?!如何正確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的方法...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呂紹睿醫師:正確的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關節疾病,症狀是膝蓋會感到深層的抽痛或割裂痛;在膝蓋彎曲、久坐後起身時、或突然變換姿勢時,偶而會聽到清脆的彈撥音或摩擦聲音;甚至會感到膝關節突然無法使力,或是在某些姿勢似乎會鎖住;嚴重時會逐漸變形,慢慢喪失功能。這種膝關節疾病,比較正確的中文翻譯應是「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退化性關節炎是直接由Degenerative Arthritis翻譯過來的),但由於大家已習慣「退化」性關節炎的中文翻譯,一般人望文生義,以為膝關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退化。

如前所述,因為國內一直將骨性關節炎稱為「退化性」關節炎,因此很自然的,就會將病因誤導為「退化」、「老化」。過去,只有大約一○%的「骨性膝關節炎」是確實知道原因的,如:膝關節內部構造(骨、軟骨、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因外傷而受損、下肢骨折後癒合不正......。另外,高達九○%卻是原因未明、而被認為是「原發性」,只因流行病學的統計發現它與年齡有關,就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

理論上,歷經百萬年的演化,人體膝關節構造之精緻完美,軟骨並不容易受傷或「退化」,除非結構受到破壞(像是因為過度激烈運動造成半月軟骨、十字韌帶損傷,甚至是骨折等),膝蓋的穩定度受到影響,軟骨才會受到波及而逐漸損壞,為什麼他們的膝關節還是會「退化」?

其實,自然老化的說法,反證很多:並非每個老人都有「退化」問題、同一個人的不同關節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譬如,肩關節與踝關節就鮮少有「退化」情形、同一膝關節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圖)......。仔細思考,這些事實確實會讓人懷疑自然老化的說法。事實上,只要我們把膝關節當成牙齒一樣保健,正確的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

誰說「膝關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退化?!如何正確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的方法...

▲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時發現,右邊軟骨已「退化」,左邊軟骨卻完全正常。

 

所以,膝關節「退化」與年齡應無直接關係,任何破壞軟骨的原因,日積月累,當然會呈現隨著年齡逐漸嚴重的現象,並非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組織就會自然老化。任何疾病的形成都經過四個階段:醞釀期、臨床前期、臨床期、殘障期。對於因膝痛看診的病患,臨床醫師一般慣用X光片做診斷,然而X光片只是一種間接的診斷方式,無法直接看到早期的軟骨變化。「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軟骨破壞通常要到中年以後才會顯現在X光片上。

因此,同樣的因為不明原因膝痛看診的民眾,年輕朋友較傾向會被告知與運動傷害相關的診斷(如:肌腱炎、半月軟骨受損、十字韌帶受損、髕骨外偏......)。四十歲以上的中年朋友卻會因為X光片上多少已有軟骨磨損的現象,幾乎都會被告知膝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到了老年,多半已進入「殘障期」,早已錯過仍有機會治癒的階段了。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軟骨的破壞是從年輕就開始的,日積月累,發病(臨床期)的年齡,與膝關節不當使用的強度以及頻率有關,因此,年輕人還是會因為膝關節使用不當,而得到「退化」性關節炎。同樣的膝痛問題,在不同階段尋求醫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診斷,也可能因此而錯失了治癒機會。

 

誰說「膝關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退化?!如何正確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的方法...

本文節錄:【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呂紹睿

1958年生於新竹竹東──當時任教臺大醫學院的父親,應鄉親父老之盼,返鄉成為小鎮醫生──因而在醫院出生、長大,也從小見習父親的醫者風範,並走上「醫療拓荒者」之路。

現職

  • 慈濟醫療志業膝關節健康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
  •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 教育部部定教授

 

學歷

  • 陽明大學醫學士
  • 日本福岡大學醫學博士
  • 美國芝加哥 Rush-Presbyterian-St.Luke 醫學中心研究員
  • 德國杜冰根大學外傷中心研究員
  •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學中心骨科研究員

 

經歷

  • 大林慈濟醫院 教學副院長
  •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骨科、外科部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關節鏡及關節重建中心主任
  • 澳洲雪梨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 瑞士伯恩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部落格:踏腳石─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相關推薦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有一個十八歲的姑娘死了。死後到陰間與一位刑官結為夫妻。這姑娘死後一年多,她陽世的十二歲弟弟的元神,有一天來到地府,見到了姐姐和這位陰差姐夫,他們相見都很高興。  第二天,這位陰差要去值班,男孩也要跟去。他姐夫說:那地方怎麼可以隨便去呢?!男孩姐姐說:你就帶他去吧!姐夫說...

閱讀詳情 »

俄羅斯環境部25日表示,俄羅斯氣溫上升的速度,比全球其他地方平均值快2.5倍,警告各地出現洪水與火災的情況將增加。  俄羅斯環境部對報告發表評論時說:「氣候變遷導致危險的天氣現象增加。被凍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的致命病毒或被解凍,重現人間。」環境部指出,俄羅斯2014年出現569起危險天氣...

閱讀詳情 »

(示意圖,翻攝自微信) 武漢江岸區有個姐姐要弟弟把保險退了,說是弟媳婦被人騙了,幾次爭吵後真的退了。一個月後弟弟被查出肺癌晚期,治療費用需要30萬,姐姐給了5000元資助弟弟,弟媳到姐姐家把桌子掀了,要姐姐拿錢看病。不知道姐姐有何感想? 今日上午,某保險公司業務員接到一客戶來電,說她老公最近總感覺...

閱讀詳情 »

人和其他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中分佈了很多微管,這些微管是運輸維持生命所需蛋白質等物質的通道。承擔運輸任務的是驅動蛋白和動力蛋白。 驅動蛋白又被稱作「馬達蛋白」。驅動蛋白非常小,僅700億分之一米長(三百萬分之一英吋),不過在放大之後,卻發現它跟人很相似,有兩隻「手」,兩條「腿」。會捧著「貨物」,一步一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