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誰說孩子無憂慮!小二童「退化」尿床、不吃不睡… 竟是憂鬱症上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誰說兒童沒有煩惱!一名小二學童近來就出現「退化」行為,睡不著、常黏著媽媽哭,學校上課也無法專心,甚至反常地尿床或特別早起,家長帶往醫院兒童心智科求助,這才驚覺小小孩子竟然罹患了憂鬱症。

亞東醫院精神科暨青少年心智健康中心主任林育如表示,瞭解後才知道,原來小朋友的奶奶在他升上國小二年級時的暑假過世了,原先開朗活潑的他,早在開學前幾天就開始睡不著,開學後,更是每天早上都說身體不舒服,哭著不想上學;學校上課也無法專心、下課也都只待在教室裡發呆。

行為異常的孩子,不再嘰哩呱啦地分享學校事物,遇到一點挫折就會不耐煩地生氣或大哭,最後甚至飯也吃得不多,只要一催促他做事就又開始哭,吵著要媽媽幫忙。

林育如說,經評估診斷後確認小朋友罹患了憂鬱症,且因狀況持續超過3周,對於學業、家庭生活及睡眠品質的影響甚劇,與父母討論後,決定先讓小朋友接受藥物治療,同時請父母讓小智多休息、放鬆心情,包容他的退化,並給予鼓勵及陪伴。

所幸,林育如指出,在合併輔導老師的遊戲治療與3周的藥物治療後,睡眠品質、食慾便逐漸改善,也恢復以往的活力及笑容,穩定治療半年後就停藥了。

林育如指出,臨床上憂鬱症在兒童間並不常見,盛行率約2%,是腦功能失調的生理疾病,目前認為失去重要親屬、被虐待(疏忽)、重大生理疾病、家族病史等,皆為發病的危險因子,若不治療持續惡化,可能會造成學業困難與人際關係破裂,甚至被誤解為懶惰、對立,對兒童的自我發展有重大影響,甚至可能使孩子產生自殺意念與行為,需早期積極介入治療。

如果症狀尚不嚴重,醫師建議,可使用心理治療與環境支持;若症狀嚴重時,則建議合併藥物治療,通常可獲得有效改善。呼籲家長要隨時注意孩子們的情緒與行為,尤其在經歷重大變故後,若有發現持續性的異常或退化性行為,建議要趕緊到兒童心智科就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界翻轉概念!安寧療護非「送終」 即早啟動晚期癌病人能活更久

疫情宅在家半年「全身無力不能跳」 她才40歲竟已經肌少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會陰傷口照護小提醒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很多媽咪產後注意的第一件事情是哺乳,總擔心自己奶量夠不夠、寶寶有沒有吃飽…,全心全意只專注在寶寶身上,但還是要提醒媽咪,生產所造成的傷口也需要適當的照護,才能恢復的又快又好。   自然產.認識會陰...

閱讀詳情 »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楊于萱 許多孕媽咪或許沒聽過「子癇前症」,但「高血壓」這個疾病你一定知道!患有這個疾病,最嚴重可是會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高危險群孕媽咪絕對不能輕忽。 在寶寶的成長中,胎盤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一但功能減退,將會造成寶...

閱讀詳情 »

近日低溫不斷下探,即便不出門,卻仍能感覺到寒風陣陣,該如何讓身體暖和起來呢?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高定一主治醫師表示,天冷時,寒氣最容易從頭、頸、腹等處進入體內,因此身體感覺寒冷時,可先檢視頸部、腹部的保暖工作是否充足,或用吹風機把大椎、天突、神闕等穴位吹熱,都有助讓身體暖起來喔。  1. 大椎穴:正坐...

閱讀詳情 »

熊湘台 專欄 退休好幸福 總顧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去年六月份領了敬老卡之後,知道自己不再年輕了,儘管自己的心裡一直拒絕承認已經步入老年的事實,可是現實就是現實;再加上,我發現最近幾次打高爾夫球發球插好Tee,站起來準備發球時,覺得有點頭暈站不穩,要休息一下才可以發球,一想不對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