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從小可看大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從小可看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住廟口附近念小學的陳小妹妹,常以雞排、奶茶和薯條為主食,每天一杯手搖飲料,外型已圓滾滾,平常走路就喘,老人家認為小時候胖胖的沒有關係,長大自然會拉高?由於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會變成肥胖成人,因此兒童肥胖的問題,已然成為現代家長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提醒,「能吃就是福」這種過時的觀念可要改一改!

算出BMI值就知道胖不胖

兒童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究竟造成過胖的原因是什麼?又如何影響兒童的健康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我國12 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已高達31.3%,目前居亞洲之冠,可說是「三個小孩一個胖」。未滿18歲,要如何判斷體重是否適當? 因為兒童及青少年還在生長發育,身高增長,體重也會變動,可以參考衛福部公布之「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BMI=體重(公斤)/身高×身高(公尺×公尺)。對照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就可以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了。

吃多動少是肥胖根本因素

兒童肥胖的原因包括家庭環境、生活型態、心理、遺傳、及新陳代謝異常等,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吃的多、動的少。兒童接觸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的時間大增,於是養成少動久坐的不良習慣。父母親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會成為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自己的飲食都是高糖、高脂、重口味,孩子肥胖也只是遲早的事。

肥胖者心理也會有問題

肥胖會增加許多疾病的罹患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大腸癌、乳癌、不孕症等。若兒童從小就肥胖,成人後罹患這些疾病的比例也會更高。甚至發病年齡也會年輕化,許多肥胖的兒童到了青少年,就已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在心理健康方面,肥胖的孩子有較高比例的社交障礙、憂鬱傾向、自信心不足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國內新增6例新冠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與1名確診個案死亡;新確診個案中2例本土與2例境外,都與板橋社區群聚有關,另2名則與群聚事件沒有關係。 ▲9月9日新冠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揮...

閱讀詳情 »

2021.09.09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9月9日為止,已經有83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92歲的陳奶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高燒、低血壓、接種處腫痛、嘔吐、腹瀉、疲倦等諸多不適症狀長達1周之久,雖然期間持續服用退燒止痛藥,卻遲遲無顯著效果,家人為此擔心不已,便陪同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希望輔以中醫治療,緩解接種疫苗副作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炫璋副主任透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板橋幼兒園與社區群聚,今(9)日累計已有27名有關聯確診患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檢驗病患抗體,案16160(埃及籍父親)、案16155(同住妻)、案16145(同住孩子),體內同時具有短期(IgM)與長期(IgG)抗體。 根據疫情中心公開資訊,案16160、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