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家打完疫苗身體「虛累累」 緩解副作用中醫來幫忙

老人家打完疫苗身體「虛累累」 緩解副作用中醫來幫忙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92歲的陳奶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高燒、低血壓、接種處腫痛、嘔吐、腹瀉、疲倦等諸多不適症狀長達1周之久,雖然期間持續服用退燒止痛藥,卻遲遲無顯著效果,家人為此擔心不已,便陪同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希望輔以中醫治療,緩解接種疫苗副作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炫璋副主任透過中藥「扶正祛邪」搭配針灸進行調理,治療後陳奶奶不適症狀逐一緩解;服藥1周後,元氣大幅提升,恢復過往的活力。


接種新冠疫苗後多天連續不適 中醫調理可緩解副作用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由於免疫反應被激活,可能產生種種不適,常見副作用,如:針扎處疼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一般而言,這些症狀約可在接種後3天漸漸得到緩解;然而,由於體質殊異,少數民眾所承受之不適感可能較為劇烈、持續較長時間,吳炫璋表示,此時則可考慮以中醫進行調理,以緩解接種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此外吳進一步說明,以中醫理論而言,接種副作用類似感冒後遺症,係因「風寒溼的邪氣」侵犯「人體的正氣」所引起,故治療以「扶正祛邪」為準則,健脾胃、補益正氣,以禦外來邪氣。


「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 由內而外增強體質抵禦副作用


與西藥不同,中藥是透過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減緩接種不適。以陳奶奶為例,施打疫苗後持續疲倦、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在手臂針扎處也呈現大面積紅腫熱痛的症狀,吳炫璋透過祛散風寒溼的中藥,調補陳奶奶因免疫反應所造成的體內耗損,又針對注射部位的紅腫處施以清熱解毒的藥物,並以針灸及外敷膏藥為其治療。1周後,陳奶奶的不適狀況逐步改善,注射處也漸漸退紅消腫。


老人家打完疫苗身體「虛累累」 緩解副作用中醫來幫忙
▲92歲陳奶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疫苗副作用明顯,整個人虛弱無力,疫苗接種處也呈現大片紅腫(左);經治療,陳奶奶恢復過往的活力,手臂也明顯消腫(右)。(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吳炫璋指出,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除了接種後可透過中藥減輕症狀外,若施打第1劑後副作用較明顯或是持續3天以上的民眾亦可於接種第3劑前,先行服用中藥調和體內正氣,以達預防效果。同時也提醒,不同體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不盡相同,若患者屬陰虛體質,則除原先祛散風寒溼的藥物外,增添一些清潤的藥材,如麥門冬、魚腥草等作為搭配,吳炫璋最後建議民眾,應尋求專業中醫師辨證,透過適切藥物進行調養,配合清淡飲食、規律作息,充足飲水及適量運動,即可安心接種疫苗。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酷夏來杯氣泡水消暑超COOL 喝氣泡水對健康有益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進入冬季後,不少「冬練三九」的人,把健身地點由戶外轉移到室內。但室內健身和室外健身還是有區別的,人們往往會忽略一些細節。冬季室內健身究竟要注意些什麼呢?讓我們聽聽健身專家怎麼說。 天氣轉冷健身項目難抉擇 近日,市民張先生在咨詢,冬季該如何健身,都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天氣暖和時,我和朋友會經常踢足...

閱讀詳情 »

冬天運動的人有點煩惱了,因為穿的少會覺得冷,穿得多有很麻煩。其實,冬季健身穿衣也很講究的,最適合的就是穿三層在冬季健身。冬天運動穿三層最合適第一層——內層排汗層內衣選擇速乾型內衣。冬季運動後經常會覺得冷,因為身上出汗,浸濕了棉的內衣,無法快速地排汗,這就加大了患感冒的可能性...

閱讀詳情 »

騎單車已經成為現代休閒的新風潮,也是平日環保的代歩工具,騎單車更兼具了休閒、運動及達到健康的好處。冬天到了,人體的生理情況隨著氣候溫度的下降而變化,在戶外騎單車活動,也需要注意身體的保健,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及休閒的樂趣,以下就淺談一些冬天的自我保養方式。    第一、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