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漂亮”豆芽隱藏健康隱患

警惕“漂亮”豆芽隱藏健康隱患

據《本草綱目》載,豆芽白美獨異,食後清心養身,具有“解酒毒、熱毒、利三焦”之功。

中醫典籍中,更將黃豆芽、綠豆芽分別列為益壽食物的第一名、第六名。

黃豆芽中特別是天冬氨酸大幅度增加,對減少人體內的乳酸堆積,消疲解乏有一定的效果。 豆芽的營養價值很高。比起發芽前的豆子,由於發芽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生化反應,營養成分和利用率都大大增加。

據科學測定,每百克可食部分中,黃豆芽含蛋白質11.5克、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7克,可產生熱量92千卡,鈣、磷、鐵和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是68、102 、1.8和4毫克;綠豆芽因芽長水分多,各項營養成分含量雖然低於黃豆芽,但維生素C的含量卻在6毫克以上。可見豆芽營養之豐富。

如何選擇健康豆芽 我們知道,雖然豆芽營養豐富,但是豆芽市場魚龍混雜,選錯豆芽更容易導致身體損傷。下面就介紹“四看”法,教你如何辨別豆芽。

一看豆芽稈: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是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菜,芽稈粗壯發水,色澤灰白。

二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鬚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菜,根短、少根或無根。

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

四看折斷:豆芽稈的斷面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

小貼士:按照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豆芽衛生標準》等規定,豆芽屬新鮮蔬菜類產品,其生產過程是不允許添加任何添加劑的。如發現類似“漂亮”豆芽,大家注意自我防範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健署2021年公布的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在所有癌症類別中飆升最快,20年來從每十萬人口30人上升至每十萬人口78.9人。幸好因為政府的免費篩檢以及衛教團體的宣導,約八到九成的乳癌患者屬於0到2期的早期乳癌。但還是有少部分的患者,得到的是HER2陽性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 39 歲的李先生(化名)在大公司擔任主管,平常酷愛收集名牌球鞋,也愛穿出去展示,但近期腳後跟突然莫名疼痛,甚至還腫得像「麵龜」,出門只能穿拖鞋。李先生急忙前往醫院求診,經詳細診斷評估後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一開始用藥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不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已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隨台灣快速步入高齡化社會,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的威脅也提升。根據國建署最新健康訪問調查指出,85%老人至少罹患1項慢性病、64%老人罹患2項慢性病,還有近43%老人同時罹患3項或更多慢性病,常見的慢性病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部分專家指出,多數民眾病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常見良性婦科疾病可由年齡簡單區分。在停經前,有月經之女性,求診則多為子宮肌瘤、子宮腺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這些疾病可以稱為「月經病」,有月經時才會發病,待停經之後則會緩解消失,一般來說,它們普遍造成經血量過大、嚴重經痛等症狀。而年紀稍長或停經後婦女,常見有子宮脫垂或頻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