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護腸不可不知! 1/4的大腸癌可以透過兩件事來預防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癌高居國人罹癌人數首位已超過10年,但國健署強調,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有21到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且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大腸癌的治癒率以及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其實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

國健署進一步提出護腸4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特別提醒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政府提供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別忽略了保護自己健康的權益。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大腸癌有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肥胖、高脂肪食物、紅肉、低纖維飲食、抽菸以及飲酒等,其中飲食及運動的「兩多一少」:多運動、多蔬果、少紅肉,更是預防大腸癌的健康秘訣。

一、多運動: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應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鼓勵民眾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達到運動防癌又防疫。

二、多蔬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與2份水果,蔬菜1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1份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各色蔬菜帶有維生素A、維生素C、鐵、鈣、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素;其中的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對伺機入侵的病菌的抵抗力。

三、少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看東西斜斜的「右眼卡住轉不動」 熟男竟是甲狀腺眼病變

茭白筍上黑點可防骨質疏鬆? 食藥署闢謠揭開「黑菌」真相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彩色口罩可能含有致癌偶氮色料,引發各界關注,食藥署今(4)日已經著手抽驗,將針對北中南包括實體通路以及網路平台,初步抽樣30件彩色醫用口罩,結果預計最快2周內能出爐。食藥署說,如果發現真有業者偶氮染料超過CNS 15290〔紡織品安全規範(一般要求)〕國家標準,將依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專注高階複合骨科醫材研發的博晟生醫今(4)日宣佈「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首發產品已完成台中衛生局核價程序並取得自費價格,這項技術源自工研院和台大醫院的合作開發案,並透過團隊與台中榮總、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雙和醫院、長庚醫院林口分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依舊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814)、多明尼加(案815)及法國(案816)入境。分別為1名菲籍女性移工以及2名台籍出國訪友及長期在國外工作的女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越南通報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是自「台灣輸出」,今(4)日更多細節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該案為30多歲越南籍女性移工,自2016年來台後就沒出境過,目前正著手進行其在台灣的活動史及疫調,已先匡列7名接觸者進行PCR跟抗體檢驗,初步先1人結果出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