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管插管感染風險高 自我防護是必要關鍵

氣管插管感染風險高 自我防護是必要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持續肆虐,雖多數患者多為輕症,但少數重症患者仍可能面臨呼吸衰竭,得透過氣管插管以幫助肺部逐漸恢復健康;台灣麻醉醫學會指出,氣管插管是屬於侵入性醫療處置,尤其當需插管治療的病患病況不穩定時就得緊急處置,這時恐使醫護人員暴露在被感染的高風險,為了降低氣管插管時病毒散佈的風險,特地邀集專家學者,研擬最適切的插管流程建議,提供給醫療團隊作為治療時的依循。

醫護人員執行插管前 做好個人防護是關鍵

尤其面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患者需做呼吸道處置與插管時,醫護人員應確保做好個人防護,包括穿著拋棄式防水性連身型防護衣、雙層手套、 N95等級(含)以上之口罩或電動送風呼吸防護具、拋棄式防護面罩等,並檢查標準生理監視器、靜脈注射、插管儀器、藥品、呼吸器等用具,且也因盡量避免清醒的光纖插管,否則霧化的局部麻醉藥恐將病毒噴成氣體。

若屬於困難插管 可考慮緊急頸前氣道

插管時應盡量處於負壓環境中,並使用快速誘導插管,這時得確保熟練的助手能夠執行環狀軟骨壓迫,且在插管前才可以拿掉NRM或其他呼吸治療裝置,並於插管時使用單拋式影像式喉頭鏡,不僅能離患者口鼻較遠,也能加強視野; 台灣麻醉醫學會強調,若插管不成功,可考慮經口置入Supraglottic Airway,但若仍困難插管,則可提前考慮緊急頸前氣道(eFONA)。

取下防護裝備未洗手 應避免觸碰自身

此外,所有氣道設備必須用雙拉鍊塑料袋密封,以便去污及消毒,且只要離開負壓病房,除了助理應依各醫院規定進行設備消毒,取下防護裝備後,也應避免在洗手前觸碰頭髮、臉、及眼睛等部位,以免造成感染;台灣麻醉醫學會強調,透過專家會議擬定出的建議及準則,可望能提供各科醫師在必要情況下能遵循,幫助降低插管感染風險。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茹素不僅是潮流趨勢,更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式。農曆七月到,民間的「鬼月」,在佛教中卻是很特別的孝親與吉祥月,大林慈濟醫院維持多年的傳統,選定本月25日晚間在醫院大廳舉辦祈福會,在獻燈、果、花中揭開序幕,莊嚴的供佛儀式後,由營養師們以逗趣的小品分享「蔬食健康吃」的觀念。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許多防疫專家擔心,入冬之後,進入流感季節,罹病後症狀與新冠肺炎類似,臨床上很難在第一時間區分,恐增感染風險,所幸羅氏研發出1款檢驗儀器,可在短時間內分辨病患感染流感或是新冠病毒。 對此,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為新冠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有多久沒有陪伴孩子讀書了?或者您只是讓書本陪伴孩子而已?有家長指出,孩子都二歲了,表意能力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單字,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比」的,不喜歡開口說話表達想法,直到加入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慧如醫師創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才在其中找到了「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詳情 »

等紅綠燈就想睡 整天虛累累當心虛勞上身 工時過長、身心操勞,許多上班族往往有疲倦問題,甚至連等紅綠燈也會因為太過勞累而睡著。中醫師提醒,長期「虛勞」可能造成身體過度耗損,新光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奎祐指出,不少人有慢性持續性疲勞問題,想要解決「虛累累」的狀況,應先區分是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或是過度操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