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豬油炒菜,每天最多15克|台灣好食材

黑心油品風暴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GMP也失靈,民眾對市售油品失去信心,「自己榨豬油」形成風潮,看在營養師眼裡,卻感到擔憂;高雄凱旋醫院營養師林鑾珍說,秋冬季節是心血管疾病爆發高峰期,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容易造成小血管阻塞,必須謹慎使用,每人每天最多10~15公克、大約一湯匙的量,而吃了豬油炒的菜,就不能再吃其他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了
豬油炒菜,每天最多15克|台灣好食材
豬油耐高溫,適合油炸
林鑾珍說,豬油等動物性油脂或棕櫚油、椰子油等植物性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不僅耐高溫,也耐久煮,用來油炸食物,油脂不易劣變而產生攻擊細胞的自由基,但這類油脂潛藏的危險性也不容小覷。

過量易引爆心血管疾病
她表示,非心血管等疾病患者偶爾攝取飽和脂肪酸並不致於影響健康,但現今因為黑心油品事件導致大家一窩蜂榨豬油作為料理用油就值得商榷,例如有人是潛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並不知情,一旦攝取過量,可能成為引爆病情的因子。
豬油炒菜,每天最多15克|台灣好食材
飽和脂肪酸限量攝取
林營養師指出,秋冬季節氣溫偏低,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原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爆發高峰期;如果用豬油料理,需注意用量,基本上,每人每天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約為10~15公克,這是全天包含各類食物的數量,吃了豬油炒的菜,就應避免其他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了。

汆燙料理好吃又健康
林鑾珍說,一般民眾認為用豬油料理或油炸,菜餚香噴噴,其實將蔬菜汆燙後,再加蒜蓉、檸檬、洋蔥提味,一樣很好吃,而且更健康

 


你可能還會想看: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多數因為遺傳過敏性體質引起,後天的飲食、環境、壓力、熬夜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病情。1名年約25歲的男性,自幼時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斷斷續續吃藥、擦藥,並未完全根治,後來身體、背上的患部變得苔癬化,幾乎無法排汗,直到尋求中醫耐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1名17歲少年,某日洗澡時發現自己的陰莖有硬塊,既震驚又擔憂,認為自己可能長了腫瘤,一連數日都食不知味、心情鬱悶,就醫後醫師告訴他:「你這是包皮積滿了汙垢!」頓時雖然放下心中大石,但同時也感到有些難為情,很想挖個洞鑽進去。 義大大昌醫院泌尿科主任黃景榆表示,上述少年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隨新冠肺炎境外移入案例增加,市面再現口罩搶購潮,民眾也擔心黑心口罩。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高孟熙理事長建議,民眾可安心至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的藥局、超商等合法場所購買實名制口罩,避免購買網路來入不明、過於便宜的口罩;若額外購買盒裝口罩,開業藥師沈采穎呼籲,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如何穩定控制飯後血糖是每個糖友的必修課!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友飯後2小時血糖應維持在160mg/dl以下。開業診所蔡忠文醫師指出,短時間內血糖大幅升高,會導致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造成脫水或頭暈、意識模糊,而長期控制不良更會提升大小血管病變的機率,造成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